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竹雕幻化“罗汉骑象”/祝 之

2019-05-12 03:17: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由竹根雕刻成的“罗汉骑象”,维肖维妙/ 作者供图

  五月十二日(农曆四月初八日)为佛诞日。佛诞是纪念佛陀的诞辰,这一天,佛门子弟举办连串纪念活动。非佛门子弟如笔者,也受到他们所传递的安静祥和讯息所感染,对於六根清淨的十八罗汉尊者,很想多加了解。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现正举行一个名为“铁笔之艺术—明清竹雕”展览,众多竹雕文物中,不乏与佛门有关的雕像,笔者最爱当中一个造型独特的罗汉和他的大象。

  十八罗汉,“十八”之数,据说只是民间所说,实际上原本只有十六个。“十六罗汉”受到佛教徒的崇奉,其造像也逐渐流行起来。由於佛典中关於罗汉的相貌记载不详,造像者只根据佛教常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进行艺术塑造,因之诸多古怪的罗汉形象出现。正因为罗汉形象不一而足,艺术家便更有广阔的自由创作空间。上述罗汉与大象的文物,由竹根雕刻而成,製作於清乾隆时期(公元一七三六年至公元一七八五年),名为“罗汉骑象”。大象不像猛兽如狮子、老虎或豹,牠有庞大的身躯,强而有力,却性情温和。象也代表和平、美好和幸福。古佛的坐骑是象,佛乘象从天而降。在传统习俗中,“象”谐音“祥”,象既能耐劳又能致远,代表了吉祥,也是佛法的象征。佛典中谈及大象渡河,是一种修行的象征意义,比喻利益众生,断除迷惑,尽淨跟烦恼有关的不良习性,犹如大象渡河,因其力强,俱得抵岸。在佛塔、佛座的莲台下、金刚座上,均不乏大象。大乘佛教裏有大象“大愿大行”的启示,意即作为修行者,先有愿望,随之努力实行。智慧和行愿加在一起圆满了,就是佛。无苦无乐,是佛家的超凡境界。

  象的梵文是“迦理”,而“迦理迦”是骑象之人。迦理迦本来是一位驯象师,后来四处遊历,遇到了遊学的佛陀,便拜佛陀为师,出家修行,终成正果,“骑象罗汉”因此得名。迦理迦尊者骑象,气度不凡。骑象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是十八罗汉中的第七位罗汉。迦理迦的佛缘是心怀众生:人世间充满了身心疾苦,当有不顺心的时候,起心动念为大众着想,就能得到永远的平静。

  竹耐用柔韧,产量丰富,以竹作为艺术创作材料,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竹雕自明代起成为文人和宫廷中盛行的艺术,至清代更广泛发展。

  以竹根雕刻的这个“骑象罗汉”,但见深谙驯象技巧的罗汉,外貌粗犷,手抱的却是一脸温顺的瞇眼大象。整个竹根雕造型独特,别具匠心。竹雕所用的雕刻刀是“铁笔”,用“铁笔”在黄杨木、犀角、象牙等材料上雕刻,不同材料可以幻化成维肖维妙的雕刻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