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东西走廊\勇敢与完美\冯 进

2019-05-16 03:18: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非盈利组织“编程女孩”创办人索佳妮及其新书《勇敢而不完美》\资料图片

  英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在柠檬水中加盐,分别给男女两组五岁的孩子品尝。男孩组普遍坦言饮料难喝、令人作呕,并不在意是否冒犯提供饮料的大人。反之,女孩组却表示,饮料味道虽然太浓了一点,但很特别,她们喜欢。事后,女孩们承认,她们也觉得柠檬水难喝,但“不想伤害阿姨的感情”,所以宁可说谎。

  美国畅销书作家、印度移民后裔索佳妮(Reshma Saujani)评价说,以上发现说明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察颜观色、讨人喜欢,凡事求稳别冒险,造成她们日后无法做到完美就轻易放弃的倾向。但如今迅猛发展、影响巨大的高科技领域讲究“迅速失败”,认为人人都能从经验教训中学到新东西,完成新目标。这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美国百分之五十七的学士学位授予女性,但计算机行业的女学士只佔百分之十九,而电脑行业工作的增速又是全国其他工作平均增速的三倍。为了鼓励女性从事理工行业,索佳妮创办了非盈利组织“编程女孩”(Girls Who Code),担任CEO,致力於“培养新一代的女工程师”。

  在新书《勇敢而不完美》中(Brave, Not Perfect: Fear Less, Fail More, and Live Bolder),索佳妮呼籲:家长、学校要培养女孩的冒险精神,对她们不要过分保护。学游泳时,很多父母把男孩推进深水区,却对女孩轻柔劝说,极尽耐心。孩子要是晚上睡觉怕黑,父母一般允许女儿留下床灯不关,却因为要锻炼男孩勇敢而强行熄灯。男生功课做错了,老师批评起来直截了当,女生错了他们却力求用词委婉,因为觉得男生必须学会刚强、坚毅。长此以往,女性被培养得娇柔脆弱,不利於今后的长足进步。

  有人问,以上例子难道不都说明美国社会走火入魔,对所谓“阳刚之气”过分偏执,忽视了从小培养男孩的同情心、同理心吗?她说,她赞成对男孩的教育不能走极端,但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女性不仅从小被教导不要冒险,走上工作岗位后还会因为出言直率、挑战男性权威被打压。长期受压抑、受桎梏不仅有害女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女性患忧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而且对社会来说也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巨大浪费。她希望女性能发挥所有潜力,活出真实自我,过上真正充满欢乐的生活。

  当被问到她的新书与脸书副总裁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五年前出版的畅销书《更进一步》(Lean In)有何不同时,索佳妮批评桑德伯格过分渲染女性仅靠改变自身就能获得晋升、事业成功,认为自己的著作更注重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不过,她也未能免俗地“大灌鸡汤”,为女性提供了解放自我,培养胆识的三个小诀窍。一是有意练习“不完美”行事,比如故意发个含有错字的电子邮件,感受一下犯了小错,天也不会塌下来是什麼滋味。二是尝试一种你并不擅长的活动。哪怕过程千辛万苦,结果差强人意,也能体验摆脱条条框框的自由。三是不要轻易放弃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上行动,哪怕只做一小部分。凡事开头难,有一就有二。

  我想此书的看点倒不在於索佳妮指出了一些大家早已熟知的事实和观点:家庭、学校教育中潜在的性别刻板印象,职场上对女性的歧视、压抑,以及内化社会的影响、负面自我暗示对女性发展的不良作用。其实作者本人的经历更能为读者提供灵感。作为第二代印度裔美国人,她从小在父母期待的高压下长大。小学、中学是全A优秀生,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本科毕业,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出身,之后在纽约找到体面的工作。直到三十三岁时,她恍然发现自己对整天给有钱人提供金融建议的工作腻味之极,二○一○年毅然竞选美国众议员。儘管竞选遭遇惨败,她却摆脱桎梏,重获新生,从此热情投身於为女性进步奋鬥的事业中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