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生日快到了,我不知道送什麼礼物,就带他来香港量身定製了一套西装。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对於职场新鲜人的他而言,一套好的西装更是必不可少。
很多人应该都未试过定製西装,要用时不如到品牌服装店买一件更方便,并且觉得定製出来的西装比较老土,几年前我刚入职场就是其中一员。某次与上司来香港出差,为了临时加开的商务会议应急,我唯有胡买一通,结果就像小孩偷穿大人衣服一样。上司后来带我到位於油麻地众坊街的“好好洋服”定做了一身适合的正装,也让我学会了穿搭打扮塑造专业形象、事先準备才不至於手忙脚乱的职场哲学。经常光顾油麻地电影中心的朋友,想必一定路过这家富怀旧色彩的洋服店,从其店内装潢、店外招牌的艺术字体,还有颈上总是挂着软尺和眼镜的老闆锺达明先生,彷彿予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好好洋服”是由今年八十多岁的锺达明於一九六三年创立。今次再来,只见“好好洋服”迁至附近的小舖,招牌变成“新好好洋服”,锺老先生的儿子锺国鸿在看店,裏面依旧放满不同花款的布料。锺老闆说,所用布料全部来自意大利和英国,质料上乘,再加上手工製作,一套西装价钱由三千至上万港元不等。一套西装由度身、画模、手做,需要至少一个星期,好好洋服坚持人手量度设计,再交布料及样办给相熟的裁缝手做。现时的客人大多数是熟客及熟客介绍,店舖并没有特别宣传,度身定做西装的吸引力不减,至今还有很多生意。不过,香港手工洋服业的全盛时期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好好洋服曾有七八十名师傅,但如今只剩下八至十人,大多都上了年纪。
其实,好好洋服还有好多“威水史”,一九八四年中国国家队参与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时所穿的西装,便是好好洋服的作品。不少名人如许冠杰、沈殿霞等也曾是这裏的顾客。洋服店也是电影《黑社会》的场景之一。在片中,志在必得成为和联胜办事人的大D(梁家辉)在好好洋服订造西装準备庆功,谁知最后关头杀出拦路虎阿乐(任达华),令他的好梦最终成空。
旧时“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担忧在新情势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后继无人。听锺老闆讲,他中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学做西装,继承父亲的衣钵,始终坚信虽然时代转变,酒好不怕巷子深,总有人懂得欣赏手做西装的剪裁及用料,从未想过要放弃对手做西装的坚持。手工製作的西装比机器生产的更耐穿,也能贴合客人的身材,例如有些客人两手长短不一、两肩高低不同,手做西装也可以掩饰身材上的缺点。
细究起来,就会知道在价格背后,西装定製所包含的惊喜和学问远不止一件衣服那麼简单。西装的存在是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人体轮廓,粤语裏形容西装革履是用“西装骨骨”,实在贴切又形象。想想平时穿上合身西装的人,哪个不是腰板挺直,自信满满,别有风骨?那应该是新好好先生的另一种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