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战火中的钢琴家/李 梦

2019-06-13 03:1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英国钢琴家赫斯演出照/作者供图

  一九四二年上映的电影《聆听不列颠》(Listening to Britain)中,有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战乱动荡的日子裏,伦敦国家艺廊仍坚持举办午间音乐会,男女围坐在钢琴旁,聆听女艺术家弹琴并歌唱,安宁、简静,与户外的炮火枪弹反差鲜明。弹琴的女子是英国著名钢琴家迈拉.赫斯(Myra Hess,一八九○至一九六五),她在二战期间筹办的近二千场音乐会,其意义及影响,不亚於俄罗斯一众乐师在被纳粹士兵围困的列宁格勒城内演出的肖斯塔高维契第七交响曲。

  迈拉.赫斯出生在伦敦的犹太人家庭,五岁学琴,十二岁考获皇家音乐学院奖学金,十七岁已在当时伦敦市中心知名的女王大厅中,与新交响乐团及著名指挥家毕勤爵士合作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并很快在欧洲以及美国成名。

  如果不曾遇见战争,赫斯或许会像很多年少成名的钢琴家那样,在未来的数十年间四处巡演,过上“酒店─音乐厅”两点一线的生活。但二战的到来,使得赫斯的犹太身份变得敏感。她无法像之前那样去到欧洲别国演出,而英国的所有音乐厅也为了躲避德军空袭而停止在夜晚举办音乐会。战争爆发数周之后,赫斯想到在博物馆中举办音乐会的主意。她说服国家艺廊的总监同意其在因躲避空袭而临时被清空的展览空间中举办音乐会,时间选在中午,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场,持续了整整六年,直到战争结束。

  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五年,“午间音乐会”系列一共举办了超过一千九百场,有来自十三个乐团、十五个合唱团的超过一千五百名音乐家参与,赫斯亲自演奏了其中的一百五十场,分文不取。在那个因战乱而物价飞涨的时期,其他参与的艺术家,不论名气或资历,每场演出只能得到约五英镑的报酬。但没人计较这些,就像一九四○年代列宁格勒电台交响乐团的乐师饿着肚子也非得排演肖斯塔高维契那部鼓舞人心的交响曲一样。战争期间,这位看似温文的女钢琴家的勇敢之举吸引了他国音乐人的关注,待二战结束后,因战争而流亡美国的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立即邀请赫斯前往美国演出。

  像不少同辈及后辈女钢琴家如哈丝姬尔和内田光子一样,赫斯因其对於莫扎特作品的出色演绎而闻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赫斯虽说曾在二战期间经历动荡与贫穷,琴音却出奇地乾淨,不染纤尘。我曾在唱片中听过她演奏莫扎特和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速度相对较慢,却不显得滞缓,琴音颗粒饱满,若叶上露水颤动在月光之下。一九六○年代,赫斯曾与同为犹太音乐家的斯特恩(Issac Stern)合作一张专辑,其中收录的那首布拉姆斯第二小提琴奏鸣曲更是让人过耳难忘。该曲一改作曲家深沉气质,旋律明媚光亮,极富抒情性,与两位犹太演奏者战后的心境亦相当契合。

  多年前上映的奥斯卡得奖影片《钢琴战曲》中,犹太钢琴家史匹曼与德国军官在战争废墟上相遇,原本被仇恨煎熬的两人发觉,在萧邦的音乐面前,人不该有敌意。另有一些关於二战的电影如《大时代小神童》等,同样介绍音乐如何消弭仇恨并治愈哀伤。这些音乐家的故事,一再地让我们重温尼采当年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是一场谬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