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灯下集/建筑是我们的皮肤/方 元

2019-06-15 03:12: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建筑是我们的皮肤》一书由黎伟强设计封面/作者供图

  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皮肤裏,於是皮肤便成为一个人的身份认证。我们居住的房子其实也是一层“皮肤”,那麼房子如何表达你我的身份呢?这即是拙作《建筑是我们的皮肤》一书要探讨的问题。

  我们都熟悉这样的情景:当一座新建筑出现时,一边是建筑师的讚美,另一边是大众的抱怨。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人们常讲,这是因为审美的水準不同。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是否反映了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识不同?

  与其他类别的艺术相比,建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大,最多、而且朝夕相处。但奇怪的是,相比文学、绘画、影视等艺术,关於建筑的艺术评论少之又少。“建筑”似乎是一个玄奥的技术名词、一个专业会员餐桌上的话题、一个私藏在象牙塔裏的古玩……

  No!这不是建筑应该有的样子。在过去(遥远的过去),建筑确实只是少数人的“堂前燕”,但如今它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既然建筑与大众如此亲近,既然建筑是为大众而建,那麼建筑师应聆听大众的声音,用大众的眼睛看建筑,用大众的语言讲建筑。倘若只靠建筑师,而没有大众对建筑艺术文化的了解和支持,那麼建筑的艺术水平和城市的环境质素是很难提高的。这即是“水涨船高”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明确的,一加一等於二;艺术则是模糊的,一加一未必等於二。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专业,建筑不仅有技术与美学两个层面,还涉及两个更重要(却经常隐形)的层面:文化与社会。这也是为何在欧美的大学,建筑学专业归属社科学院,而不属於工程学院的原因。

  在香港,关於建筑的讨论大多数停留在前两个层面,重实用技巧,轻文化内涵。即使谈论建筑美学,也往往把它当作时尚潮流,而忽略美学的社会意义。

  事实上,建筑评论在香港图书出版中尚是一个新品种。常见的误解是:把介绍中外建筑的科普读物当作建筑评论。其实,建筑评论既不同於科普书,也不同於教科书或室内设计那种工具书,它更多地侧重建筑的社会与文化功能,有更多的分析和辩论。

  建筑评论的最大特点是:它是“活的”,是针对社会当时发生的事来写,而不是坐在屋子裏按照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大纲去写。既然是“活的”,那就要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这是建筑评论的最大看点。

  写建筑评论的难点在於既需要有学术的深度,又不能用学术论文的八股形式和语言。自二○○○年以来,笔者一直尝试新的风格,并借鉴其他文体形式来写建筑,有时候像写“一千零一夜”,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有时候像写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各路好汉汇聚一堂……既然建筑有许多风格、有许多混杂,那麼写建筑为何要限於一种格式、一种风格呢?这是一个充满乐趣和创意的探索之旅。

  除评论之外,本书也包括了笔者对建筑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有些观点是在香港建筑界第一次提出,例如:香港法院建筑与英国法律改革的关係,港英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藏在路牌中的隐喻,香港的中式建筑与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关係等。

  近年在香港,历史建筑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然而,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历史建筑是谁的历史?在一个曾长期受英国管治的地方,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由於历史建筑在建立身份认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建筑历史需要严谨和深入的研究。如果对建筑背后的历史不完全了解,甚至张冠李戴,把别人的历史当作自己的历史,那麼我们不仅会对历史建筑产生误解,还会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作出误判。

  本书尝试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当代建筑: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角色和作用。他们的作品是中国建筑大厦的“他山之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建筑专家对中国建筑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工业技术,还带来了一套意识形态。在二十一世纪初,西方建筑师对中国建筑的衝击,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审美价值观,而且引起身份认同的焦虑。本书通过几个典型实例,探讨了“社会主义建筑”以及“奇奇怪怪建筑”的成因、影响及其社会和文化意义。

  外国建筑通常是以优胜者的姿态进入中国,那麼走出国门的中国建筑会遇到什麼处境?本书分析了两个实例─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和美国三藩市的唐人街。它们处於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命运,一个被奉为上宾,另一个寄人篱下。藉此,本书探讨了国家兴衰对建筑文化传播的影响。

  本书还介绍分析了欧洲建筑的几个实例,既是洋为中用,也是以洋为鉴─通过外国的镜子看中国。有的建筑是专门介绍给中国读者,例如维也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建的社会主义公共住房计劃。它的历史、社会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为香港和内地城市提供有益的经验。实际上,维也纳的历史经验在近几年重新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一个关注点。

  人们可以通过建筑来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那麼,设计建筑的人在历史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本书介绍了两位对中国当代建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建筑大师:一位是著名建筑理论家梁思成先生,另一位是他的学生、著名建筑师张镈先生。笔者试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们所处的时代如何影响他们的建筑思想和创作。文中既有大是大非,亦有逸闻小事。

  谁是这本书的读者?答案很简单:任何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的人都适合阅读。为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书内配有一百二十多幅彩色插图。虽然本书是为大众而写,但并不是一本科普读物。如果说科普书是一杯绿茶,那麼这本书便是一瓶红酒。对於初学者,你可以把它当作“入门酒”;对於“酒量”大的读者,你会品尝到更多的层次。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搭桥人”─那些努力为作者提供宽鬆愉快创作空间的编辑们。作者写得愉快,读者便会读得愉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