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艺识形态\遇见百分百的可能性\吴耀宗

2019-06-19 03:13: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李希特作品《四千九百色彩》\作者供图

  在不少人眼中,艺术与金钱有时形同水火,互不相容,然而每当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以天价成交时,难免会引起热议,也让人不禁思考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从何而来。

  二○一二年,德国视觉艺术家格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一九三二年至今)的《抽象画》(Abstraktes Bild)以三千四百万美元售出,创下艺术拍卖新纪录。翌年,其《米兰教堂广场》(Domplatz, Mailand)以三千七百万美元成交。二○一五年,《抽象画》再度拍卖,售得四千四百五十二万美元。二○一七年,李希特以七亿欧元的身家晋升德国富豪榜上第二十二位。这些数字都曾经引起一片哗然之声。

  我无缘结识李希特,但二○一八年在英国攻读当代策展硕士学位期间,曾获选到南安普敦市中心的约翰.汉莎画廊(John Hansard Gallery)短期实习,适逢这大型画廊举办李希特个展,给了我与其作品朝夕相处三个月的机会,故而对其创作颇有体会与理解,知道并非专为沽鬻(编者註:读“玉”音,意为“卖”)而製,实则背后有李希特个人独特的艺术理念在支撑。

  李希特生於东德时代的德累斯顿,五十年代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攻读传统壁画。一九六一年,在受到抽象主义派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五六年)和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一八九九年至一九六八年)作品的启发后携妻逃往西德,就读於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一九八三年,举家迁居科隆,继续创作至今。

  在超过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李希特为当代艺术做出许多试验性与开拓性的贡献。他虽然以抽象画著称,但其实擅长多种媒介。六十年代初开始在照片上作画的试验,将摄影的準确性转化为绘画的模糊美,到七十年代又将绘画複製成《四十八画像》(48 Portraits)。与此同时,他投入创作抽象画,借堆叠的颜料表现非具象的境界,在八十年代创新用大刮板在画布上横拉直推,至九十年代以成熟的技巧完成了不少巨幅抽象画。事实上,艺术功力深厚的李希特既能抽象至极,也能写实至极,画出如《贝蒂》(Betty)和《阅读者》(Lesende)般栩栩如生,恍似照片的油画人像。在千禧年的首个十年结束前,更以自己的抽象画为基础,创作出一系列的大型挂毯画。如此种种,说明李希特挑战传统,富於创新精神的艺术实践。

  回顾约翰.汉莎画廊的李希特个展,列置於二楼主要展厅的《四千九百色彩》(4900 Colours)给了我最大的震撼。此作品固然完成於二○○七年,但最早可溯源到画家在一九六六年创作的《色彩图》(Colour Charts)。一九七四年,这雏形拓展成《四千九十六色彩》(4096 Colours)。二○○二年,科隆大教堂欲复修二战时遭破坏的南面玻璃窗,李希特受委讬重新设计,把四千九十六色彩的概念落实到玻璃窗上去,让人耳目一新。《四千九百色彩》是在铝複合面板上喷瓷漆,每二十五块不同颜色的铝複合板组合成一单元,一百九十六单元组合成整幅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此作品最少有十一种排列方式,李希特刻意通过这些不同的组合变化,反驳“极简主义”(Minimalism)认为色彩仅仅就是色彩,平板而不附带任寓义的本质论。他让观者张开眼睛,看到色彩的真正意义在於其丰富搭配的流动美,在於其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