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閒话烟雨/品味书法线条/白头翁

2019-07-02 03:03: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陶渊明的拓本《拟古九首帖》/资料图片

  中国书法楷、草、隶、篆,各具千秋,各领风骚,各种风格。中国方块字的形成得天独厚,在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之有规,束之有则的“法规”,“乱”不能乱了规则,行不能随意而走,“横行霸道”。现在书法界,有自谕“大家”“书法家”者,篆书不懂,横挑不出鼻子竖挑不出眼,隶书没临过几帖,楷书没写过几刀,小草未成,就敢写大草;大草未成,就敢写狂草。其实,那根本不叫草,充其量不过是一堆乱麻,一堆雨后抱团出窝的蚯蚓。

  草书、楷书相依相融的结果是行书。近草为行草,近楷为行楷。

  陶渊明有一珍贵拓本《拟古九首帖》,草书中的上品,只是后人不多提,彷彿陶渊明只以诗出众,“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陶渊明的草书俊逸飘荡,转接流畅,灵仙秀美,一气呵成,彰显出魏晋南北朝“尚韵”书风。陶书气场非凡,满帖之中尽显诗神诗韵,尽表诗质诗意,不用读三遍,足以醉倒读书人。武则天这样评价:“知晋代风标朝野,一致如陶潜者,世徒谓其文咏可念,不知运笔静秀,楚楚涓涓,如深谷芝兰,无人自媚,洵可玩重,永炳千秋。”武则天讚为“永炳千秋”,足让人仰止。

  所有的字,都离不开线,一条细细的线,能有无穷的变化,无尽的发挥,无数的风格。那线条神奇得能把动静、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从《兰亭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欣喜,到弘一法师临终写的“悲欣交集”,无不表现出活生生的灵魂与现实的对话,书法之中不仅仅有艺术、有文化,也有历史、有人生;有欣慰的笑,也有痛心的哭;有缺憾的死,也有永生的生。厚如皇天后土,薄如蓝天白云。“若有诗书藏於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都说郁达夫的《钓台题壁》是咏史喻今,两名句传颂甚广,“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就是诵之於书法,不到达一个境界,不进入一个气场,不面聆一番高教,岂能体会理解?书法说浅不过淹草,说深能没崇山峻岭。

  宋王朝是个很神奇的王朝。国富、繁荣、昌盛;民富,民也安逸殷实。有《清明上河图》佐证。据中科院研究,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有一半多都在宋朝。宋王朝的文化极辉煌,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独佔鳌头、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大家灿如繁星。宋瓷、宋画、宋版书、宋代书法大师,至今威镇书画坛,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金王朝也是神奇的王朝。崛起时,五万人的军队,却打垮了辽帝国的重兵围剿,粉碎了辽帝国消灭他们的军事企图,继而一举拿下国都,推翻辽国,灭其王朝。又以不足十万人的军队,风扫残雪,摧枯拉朽般把宋王朝的三十万大军杀得屁滚尿流,望风而逃。金军孤军深入,犯尽用兵打仗之大忌,却仗仗全胜,几乎未用吹灰之力,就蕩平北宋王朝,蹂躏了北宋王朝的国都汴梁,对北宋王朝的所有文化经典、历史积累几乎实现了“三光”。仅就中国书法而言,金灭北宋,似乎斩断了宋书法的文脉神韵,金、元、明、清似乎再无巅峰。

  (“书法之外”之六,标题为编者所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