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艺识形态\摄影,但不用相机\吴耀宗

2019-07-12 03:03: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鲁夫作品《jpeg tr05》\作者供图

  “什么是真实?”

  德国摄影师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一九五八至今)在一九八一年开始着手其《人像》(Portraits)系列时,重新思考这问题。

  在这之前,他像其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读于杜鲁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的同学一样,深受摄影教授伯恩.贝歇(Bernd Becher,一九三一年至二〇〇七年)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一九三四年至二〇一五年)的影响。通过实践与教学,贝歇夫妇提倡“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认为相机既然直接记录当下所见,所拍成的照片就不应具有表情,摄影师应该站在中立的立场摄影。在他们的调教下,年轻的鲁夫背着相机和一堆镜头四处练习,实践所谓的客观摄影。

  然而进入八十年代,鲁夫却在拍摄六十五人人像的过程中发现,用相机记录的“真实”其实是可以预先安排的(如事先向被拍者说明拍摄时的表情或无表情、姿势,安排地点等等),况且完成的照片上所显现的人也不是那人的全部,充其量只能说是他/她在那一刻被摄影师从某个角度拍下的照片,是一个静止的时刻和影像。虽然身为“杜鲁塞尔多夫学派”的一员,鲁夫却开始相信世上不存在客观摄影这回事。

  自此,鲁夫在摄影艺术上另辟蹊径,颠覆贝歇夫妇的风格。一方面,由于二十世纪末数码化的普及,他不再留恋于传统胶片相机(analogue camera),另一方面,他却不沉迷于风行的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而是摈弃相机,利用数码复制技术在电脑上制作照片。例如从一九八九到一九九二年,他把欧洲南方天文台档案中的负片放大尺寸打印出漆黑夜空,繁星点点的图像,构成《星辰》系列。又如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一年间,他从美国太空总署网站下载火星黑白照,然后在电脑中修饰上色,是为《火星勘测》系列。

  必须指出,鲁夫的这种创作方式其来有自。早在二十年代,超现实主义摄影师曼.雷(Man Ray,一八九〇年至一九七六年)就曾尝试“无相机摄影”(cameraless photography)。如实物投影,在放大机和相纸之间摆放物件,利用光在相纸上透射出轮廓阴影。另外,曼.雷也经常使用中途曝光、双重曝光、影像拼贴等技术来加工组合影像。在前驱的基础上,鲁夫并不止步于无相机摄影的试验,而是迈向前把一般人所理解的“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视为主体,使“数码修饰”(digital manipulation)成为摄影,开拓更辽阔的视界与想像空间。

  今年五、六月间,卓纳画廊香港空间(David Zwirner Hong Kong)为鲁夫举办第十次个展“摄影变革”(Transforming Photography)。两楼展厅所展出的除了摄影师的早期作品,如《星辰》、《火星勘测》系列,还有新近创作的《特里普》(tripe)和《花卉》(flower.s)等系列。像《特里普》,在二〇一八至二〇一九年间完成,也是无相机摄影系列。之所以命名“特里普”,是因为鲁夫选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特里普(Linnaeus Tripe,一八二二年至一九〇二年)上尉在五十年代拍摄印度和缅甸所使用的纸质负片。鲁夫通过软件程式把负片上的影像转化为正片影像,再使用数码技术进一步调节光暗颜色,形成新的图像。

  在我看来,鲁夫完全把这种创作方式等同于选镜头,开相机,调光圈、快门、感光度,按快门,回室内,把储存卡中的影像放到电脑中进行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换句话说,鲁夫在其近三十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反覆思索的是这问题:

  “什么是摄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