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布依族在港推介手织土布/荃 葵

2019-07-13 03:03: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从种棉、拉棉线、紮染到缝纫和繡图,土布袋子全由人手製作/作者供图

  一天,笔者逛九龙钻石山荷里活广场,这个商场由於就在港铁上盖,熙来攘往。热闹之中竟有安静一角,有个由志莲淨苑与荷里活广场合办的“传与承艺术市集2019”活动,展出传统纺织、刺繡、陶瓷製作、素食介绍等。一位穿戴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服饰的女子坐在一台木製织布机前,示範手工织土布,清明透淨的气质,很让人欢喜。

  布依族人世代种棉、种麻,男耕女织,个个是高手。女子从小就能织布、染布、缝製衣服,一切物料从无到有,全来自所住山区的各种植物,全过程人手操作,环保、匠心独运。布依族土布製作工艺於二○○七年五月二十九日被公布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说古代布依族人开始时利用当地植物纤维揉成细条,造成粗布做衣服。及后採摘野棉花、木棉、葛藤麻来织布。再后来学会种棉,以棉织出布。每家每户都有自製的纺织工具、染缸、染料,製作土布的技巧延续几千年之久。近年族中女子常以自己的土布衣物与其他人进行比赛,在偌大广场上,众多参赛者拿起针线缝製,互相慕好、切磋,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土布颜色古樸、花纹奇特、质地柔软、手感佳、无静电、厚实耐磨、冬暖夏爽,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调节神经、疏通经络、促进睡眠。土布是製作衣物、床单被褥等的上佳布料,也是婚宴的送礼佳品,宋、元时布依族土布更是朝廷贡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地购物一律凭票,没有成衣,买布做衣服要用“布票”,布票有限量,人们常常不够票买布。农民普遍能织布,人工缝製衣物,省下布票,留待亲友有喜庆时选购“喜帐”作贺礼。由是布依族的全手工织製土布、紮染那时特别盛行。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物资供应渐渐增多,布料市场慢慢开放,布票随之萎缩。流行三十年的布票,比粮票提前九年取消,老百姓普遍不再为穿衣发愁。然而,现代化时代,传统文明往往又被追时髦者忽视,土布的纺织紮染也一度备受冷落,年轻人不想以此作为谋生技能,学习纺织和紮染的人日少,纵使会织布,也不会紮染,或不会繡花。年前曾有普查,十七万布依族人中只有近百人懂织布,但也少有以此为职业,懂雕花紮染的更少,族中小孩更不知道什麼是土布织造和紮染了。现代化进程来到今天,旅遊业兴旺,人们以复古为时尚,土布製作尚幸仍能有所作为。布依族人织布和紮染之余,还藉此唱歌跳舞,多种相关文化配合,是谓“纺织文化”。今天,土布衣饰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是集文化和商贸於一身的传统农村艺术。

  布依族有一首古歌名叫《造棉造布歌》,首先唱古时“人人挂树叶,各个裹树皮”,再唱到从採集中发现“山上有种藥花,叶子真大张,叶片圆又滑,真像大巴掌,拿花慢慢捻,丝丝细又长,结实不易断,好比蜘蛛网”,更唱“大家快去拣,拣来野花花,姑娘就捻线,线子挽成团,就把布来编。”土布的纺织紮染複杂,工序繁多,有赶花:弹棉花加工成条状;轧棉:把成熟的棉花籽作脱籽分离;弹棉:用弹棉机把棉花撕开扯鬆,去除杂质,让棉花具韧性且均匀;搓棉:用高粱秆把弹好的棉花附在杆上,製作出棉花条;抽线:用纺纱机将棉条抽成线纱;纺线:将纱线上白芨浆,再煮线、晒纱;染线:把纺出的纱线染成织布所需的各种色彩;浆线:用一种名叫苕的植物上浆,令纱线牢固和光滑等等。

  笔者深觉土布衣物还要多作宣传推介,让更多中外人士知道。手作工艺弥足珍贵,在热闹商场能见到传统织布技术,繁华中见樸实,实在难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