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香江忆记\后置引擎改善驾驶环境\过来人

2019-07-24 03: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七十年代被引入香港行驶的“珍宝巴士”\作者供图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世界上的大型车辆都採用前置引擎设计。香港的巴士包括双层和单层巴士也不例外,这种前置引擎车辆设计有两大弊端,其一是噪音大,尤其是柴油引擎,在使用低波行车时,传入驾驶室的噪音随时超过一百分贝,司机长时间置身其间,听力易受损;其二是令引擎室升温,众所周知,引擎在运作时会产生高温,加上以前汽车的引擎隔音和隔热技术有限,往往令引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力透过罅隙传引车厢,首当其衝当然是司机。

  即使如此,那个年代的职业司机都只能“硬食”,皆因当时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司机唯有自己想办法去减低噪音对听力的影响,包括戴上耳塞驾车等,至於如何对待高温的驾驶室,司机各出奇谋,有人自备湿毛巾,有人在司机位安装风扇,更有人以冻饮降温,足见当年巴士司机这份职业并不易为,可谓有血有汗。

  除了驾驶环境差劣之外,巴士司机也是一件名副其实的苦差事,原因是那时的汽车仍然未有动力辅助系统出现,以致离合器、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操作都需要付出很大气力,尤其是在转向时,司机往往要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完成,因此司机们在经过一天工作之后,都变得疲惫不堪。

  笔者小时候非常喜欢在单层巴士的驾驶室旁边逗留,乘机学习司机的驾车技术,除了发现以上的艰苦和辛劳之外,还察觉不少驾驶窍门,其中最深刻的一项,就是司机会自备一条木方,当车辆进入爬山路段时,司机就会选定合适波档,然后用木方撑着油门,让右脚可以乘机休息一下。当然,这种窍门只适用於当时的巴士,因为爬坡时车速非常缓慢。

  随着汽车科技发展,后置引擎的巴士底盘於七十年代面世,九龙巴士公司亦随即引入本港,由於车厢较为宽敞和可以运载更多乘客,所以被九巴冠以“珍宝巴士”(JUMBO BUS)之名。这种后置引擎巴士可以即时解决司机面对上述两大困扰,大大改善司机的驾驶环境,所以大受司机欢迎。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在上世纪巴士的角色是一种密集式客运工具,因此载客量越多越好,为达此目标,当时的“珍宝巴士”每一排座位都改为“2+3”设计,一辆长度只有十一米的双层巴士竟然可以载客超过一百四十人,比旧有的十二米前置引擎双层巴士多出超过一成,完全可以满足港英政府的运输政策要求。由於九巴成功採购“珍宝巴士”,所以在三年后推广至中华巴士公司,并逐步取代服役已经超过二十年的前置引擎巴士。

  虽然“珍宝巴士”有多项优点,但引擎动力差强人意,因此只能被调派行走乘客量较高的市区路线,至於市区至新界的长途路线,则要另觅合适车种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