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垒砌精神高地\厉彦林

2019-08-08 04:28:21大公报 作者:厉彦林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城中村正在慢慢消失\资料图片

  一个时期,各大城市都曾争相拍卖土地,相继出现所谓“标王”。

  “请问您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内涵气质体现在哪里?精神高地在哪里?”“如何保留和涵养城市文化,留住城市‘乡愁’”,这是城市建设的新课题。正期待我们思考和回答。

  英国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用“迈达斯灾祸”比喻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成了没有诗歌、花朵和友爱的荒漠,人类像迈达斯国王一样,财富不断扩大,也丢掉了许多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单纯物质富足的时代已经结束,逐步进入“低欲望”年代,追求精神满足的时代拉开了序幕。我记得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是没有娱乐明星的年代,人们崇尚英雄、崇拜军人和作家、崇敬科学,孩子念书的目标就是要当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为家人争气、争光,指向是服务社会、服务百姓,让自己有成就感和荣誉感。可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在追星,什么“超女”、“靓男”、“小鲜肉”,当明星远比当科学家、当英雄更有诱惑;许多人在笑声中忘却了不公、苦痛和责任,渐渐麻木不仁。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滑坡、金钱至上的民族,一座唯利是图散发铜臭味的城市,肯定没希望。

  千篇一律的建筑、钢筋水泥的丛林,注定缺乏赓续文化传统的街区。城中村曾经作为乡愁的记忆承载,它的消失意味着一些城市老房子、一些古老记忆、一些邻里之间的感情、一些村庄文化慢慢的消失。乱如麻的电线悬挂在半空中,被污水堵塞的排水道发出难闻的味道,建筑拆迁中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脏、乱、差”成为城中村的通病。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各个城市都有因城中村拆迁而一夜暴富的案例。进入社区、居住的楼道,经常能看见“拆”的字样。当房舍被夷为平地,所有的故事也会随之被拆迁、推倒或填埋。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和城市面貌,同时也意味着那些城市旧式建筑,一些亲邻感情和一些文化资讯在消失;资本一旦掌控了经济主导权,就会抢占思想话语权……

  二〇一七年春节前流行这样一条微信:三位穿着牛仔裤的时尚女青年相约到山区看望贫困户老大娘。孤单的老大娘挺高兴,看到这几位女青年穿的牛仔裤到处是窟窿,还露着皮肤,心痛地说:“都这么大的闺女了,穿成这样子还来看我,真让我于心不忍、过意不去。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二百块钱,你们拿去买条新裤子穿吧!”这番话,让几位女青年人哭笑难言,也让读者们五味杂陈,真是“裤洞好开,脑洞难开”。我们叩心而问,无论城市乡村、男女老少,衡量道德、美丑的标准是什么?真与假、美和丑、善与恶、是与非、新潮和传统如何区别?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改变重物质轻道德、重功利轻道义、重外在轻内修的倾向?中国人的自信、骄傲从来不是靠拳头和枪炮,而是源自对本国特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自信与坚守。

  城市涵养独特的精神与文化,才能让人有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切感。记得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那是一个炎热的星期天,我和同事们在山东省委大楼加班,中午有位姓王的同事自告奋勇用自行车驭我去即将被拆除的德国建筑风格的济南老火车站拍照留念,我摇了摇头,因我刚调到济南工作三年,对那精细而坚固的钟楼没感觉,感到没啥意义。现在想起来,我真是没境界。不几天,到七月一日济南那个老火车站被拆除,这件事当时遭到学界和百姓责骂,痛斥济南“土,没文化”,这成为济南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之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些名气的火车站,典型英格兰风格的江苏“浦口火车站”算一个。据说,它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在喧嚣的城市中藏下隐秘的美好,“我们把它当作老者一样去守候”。这个火车站叠印着许多历史的记忆,譬如,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等。每个城市都有无数条街道,有时一处名人故居,几片风情建筑,哪怕是一间不起眼的特色小馆,都能让人记住那条街的名字,成为这条街的特色。建设环境友好型与人文关怀型相统一的社会,正是现代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每座城市最著名的老街,都是因为融合了历史的记忆和当地特色才被保留、传承下来。

  (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