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当音乐成为一种本能\李 梦

2019-08-15 04:24: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小提琴家海菲茨 作者供图

  英国知名作家萧伯纳是出了名的“毒舌”文人,挖苦讽刺无所不能,连向来善辩的邱吉尔与他较量,都佔不到便宜。但惯用调侃如他,竟然在听过一场音乐会后,给台上的小提琴家写信称讚:“您能否拉错一个音,以表明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位神呢?”

  收信人名叫海菲茨(Jascha Heifetz,一九○一至一九八七),二十世纪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萧伯纳绝非唯一对海菲茨不吝讚美的人。不论在音乐圈内抑或圈外,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王”的俄裔美国音乐家凭藉其高超技巧及炫目的舞台表现力,成为“小提琴家中的小提琴家”。一九一二年在柏林,十一岁的海菲茨在著名指挥家尼基什执棒下,与柏林爱乐演奏柴可夫斯基名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克莱斯勒忍不住对身边人说:“也许我们该怀着满意的心情砸碎自己的小提琴了!”不知说这话时的克莱斯勒会否想起曾经的自己。当年,二十四岁的他同样与尼基什和柏林爱乐合作首演,也曾引得伟大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易沙意起身鼓掌不停。

  活跃在二十世纪的知名小提琴家众多,且各有风格。有人喜欢奥伊斯特拉赫的温厚深沉音色,有人喜欢克莱斯勒的华美或是格鲁米欧的温柔明亮,但提到海菲茨呢,人们似乎无法用一两个字眼来概括他的风格。这位音乐天才实在太过完美──似乎从来不会错音,从来不会怯场,所到之处尽是欢呼、掌声和鲜花──以至於奥伊斯特拉赫都忍不住说:“这个世界上的小提琴家很多,但是海菲茨只有一个。”

  从一九五○年代起,海菲茨减少以独奏家身份演出,转而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南加州大学任教。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在一众同辈及后辈小提琴家中如神一般存在的音乐家,却并未培养出多少得意门生,他的所谓“如果每天练琴六小时,我会一点进步都没有”的肺腑之言,对於那些天分远不及他的后辈而言,恐怕只会成为一种误导而非有益提点。说来残酷的是,在音乐的世界中,我们至多可以努力到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如有,则是幸运中的幸运了。

  那上天赐赋的百分之一,偏偏为海菲茨所有。因此,当我们聆听他的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甚至他改编的小曲《小星星》,总会从那些旋律中找到极其独特且罕有的意味。有人说海菲茨的技巧太过完美无瑕,演奏风格太过理性严谨,以至於这样的完美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缺憾,使得他的琴音少一些“人性”的意味。我却并不以为然。拥有高超乃至炫目的技巧无可非议,难在如何善用技巧以呈现出演奏者希冀的音色。有些人做不到,以至於琴音的雕琢痕迹太重;有些人做到了,便可抵至物我两忘的情景。海菲茨显然属於后者。

  海菲茨虽说并不赞同学琴的人每天关在琴房练习六个鐘乃至更多,却并不是否认“练习”的意义。在他看来,练琴的地方有很多(可在田野,也可在城市街巷),练琴的方式也不少(手中有琴或手中无琴都可练习),关键在於让演奏小提琴“成为一种本能”。我们或许练习一辈子,也不及海菲茨的十分之一,但若将演奏视作与呼吸、睡眠与一日三餐那般深入、填满甚至塑造我们的生活,做不到海菲茨,又有什麼好遗憾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