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鲤门夜月/裘琪

2019-09-14 04:23: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鲤鱼门三家村的吊脚楼/作者摄

  二十二年前,香港庆祝回归祖国活动中,有一项征联比赛,至今仍记得以下这副对联:鲤门明月夜,虎塔沐朝晖。鲤门,指的是九龙东油塘的鲤鱼门,虎塔,是港岛北大坑虎豹别墅的白塔。鲤门、虎塔,皆曾为旧日香港的八景之一。

  鲤鱼门位於东九龙的最南端,是维多利亚港东面入口的唯一通道,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之所重。当年林则徐就很看重这一带的地位,称“就粤省海道而论,则凡东越惠潮,北往闽浙之船,均不能不由该处经过。万一中途梗阻,则为患匪轻。”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日军袭港前,鲤鱼门两岸均建有大型炮台,以防日舰经鲤鱼门进入香港。

  鲤鱼门的月夜景色如何,领略过的人恐怕不多,人们除了偶然去吃一顿海鲜之外,还有更多的人,会於农曆三月间,到那裏的天后庙去凑热闹。鲤鱼门天后庙又称为大庙,可说是香火收入最丰盛的庙宇之一。这座大庙面积倒是不大,冠以“大庙”之名,其实是就其历史地位而言之。相传明末清初郑成功子弟抗清失败后,郑连福、郑连昌兄弟率船舰逃离台湾,后来郑连福佔据了香港的大屿山,郑连昌活跃於鲤鱼门一带,鲤鱼门天后庙,即为郑连昌所建。庙中有碑石一方,碑文:“天后宫,郑连昌之庙,日后子孙管业。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春立。”

  天后庙建於海滨,附近巨石嵯峨,石刻甚多,“海天揽秀”、“奇石锺灵”、“香海襟喉”、“海角潮音”等题咏,均值得一看。

  鲤鱼门何以有鲤鱼之名,已不可考,也许这个小半岛曾经形似鲤鱼而得名,然而,鲤鱼门一带经过历次填海造地,早已再无鲤鱼影子了。据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有一位洋作曲家狄桑夫人,路经香港时写过一首《鲤鱼门之歌》,还说了一个“鱼跃龙门”的故事,颇为有趣。

  狄桑夫人认为,鲤鱼门之得名,是因为这裏盛产鲤鱼,而鲤鱼是中国人年宴中的必备佳肴。“鲤”之谐音为“利”,鲤鱼有吉祥幸运之意,因此,“鲤鱼门”就是“大利之门”了,云云。不过,这位洋夫人大抵是不懂得,鲤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只是一种淡水鱼,鲤鱼门的海鲜酒家中,儘管有鲤鱼可大饱口福,但鲤鱼门是不可能出产鲤鱼的。

  鲤鱼门作为香港一个传统旅遊区,无疑甚具魅力,尤其是越洋而来的异邦客,更可在此领略富於东方情调的渔村秀色,品尝各种海产的佳肴美食,也许,狄桑夫人的《鲤鱼门之歌》及她为鲤鱼门地名编写的故事,也有“推波助澜”之功劳吧。

  鲤鱼门没有闹市的喧嚣与过多的霓虹彩幻,在那月色溶溶的时刻,邀上三两知己或绿水泛舟,或品尝海鲜美食,把酒临风,赏月听涛,波光粼粼,海空邈邈,怡然自得之感然而生。这或许就是“香江八景”中那“鲤门夜月”的迷人境界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