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青灯有味似儿时\刘世河

2019-09-16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一直就很喜欢陆游的这首《秋夜读书》,陆放翁的意思是,我这个迂腐的儒生,可叹一生碌碌无为,却独爱前人留下来的著作,因为它们从不将我欺骗。白髮无情地爬上头顶,渐渐地进入老年,但照我读书的青灯却依旧像儿时那样亲切有味。夜深人静时,一盏青灯下,老翁伏案而读,书香氤氲,灯火可亲,此情此景,想想便很温暖可敬。

  放翁一生嗜书如命,老而弥笃,暮年所作“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暮年於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等句,可见一斑。也正是因为有此痴爱之情,才会“灯前目力虽非昔”却依然“犹课蝇头二万言”。继而生出了“皓首更觉知识浅,老来正是读书时”的感慨。

  看来,这暮年读书之味,陆放翁已然深谙。深谙此味的还有北宋哲学家程颐,他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此语堪称至理名言,而这个深,老年尤甚。

  伯父戎马生涯大半生,离休后深得读书之趣。他平生两大喜好,一是喝酒,一是读书。在他看来,书也是一杯美酒,醇香绵厚,愈品愈难捨难分。范仲淹说:“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实,读一本好书,到妙处,也有一种把酒临风的快感。正如苏东坡所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伯父常说:“少年时是要我读,学习文化知识;中年时是我要读,带有某些功利性;唯老来读书则完全是一种修性养生之道法了。”书就在那裏,兴至时便随手一翻,乏了则顺手一合,无功无利,自由自在。而且更妙的是,毋须车马劳顿,无论是远在天边的高人,抑或作古已久的先哲,都可邀来畅聊。与李白鬥酒,与王维共“画”,向妙玉讨教煮茶之道,与施耐庵共话西遊,亦可陶醉在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滋养情怀。偶尔读书有得,文思泉湧,也不妨提笔成文,聊以自赏。

  关於读书之得,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曾经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这也是读书的三个境界,人生阅历的深浅,决定所得之深浅,所得不同,境界自然也不同。而论其阅历之深,非老年莫属。隙中窥月,难见真容;庭中望月,太过朦胧;而台上玩月,如月在掌中,尽得其趣。此般閒情与禅宗讲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有异曲同工之妙。人至暮年,人生各种滋味皆已尝遍,荣辱浮名也早已看得风轻云淡,夕阳静美,晚霞满天,此时的心态可谓超然通透,无论读书还是写书,无论吟诗还是作画,皆属欣然而至,水到渠成。正所谓,白髮侵老境,独爱青灯明。纵横笔墨趣,俯仰古今情。常读心更亮,越活越从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