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获奖文书”的奥妙\冯 进

2019-09-18 04:23: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老同学几年前帮儿子申请赴美留学,为孩子参加考试、填写表格、準备文书等保驾护航。实践出真知,他现在自己开设了留学中介业务,不时在微信朋友圈推送有关信息。近日看到他转发的又一帖子,标题为“被藤校录取的文书是这样写的!”文中称,《纽约时报》每年都要向当年申请大学的高中生征收申请文书,选择其中“最优秀”的刊登出来,这裏推送的三篇就是今年受到常春藤名校青睐的申请文书。

  申请美国大学,除了SAT或ACT等标準化考试的成绩、高中成绩单、推荐信等资料外,申请者还要準备几种文书,其中“个人自叙”类短文几乎是所有大学都统一要求且格外重视的。帖子转载的“获奖文书”的作者分别被哈佛、哥伦比亚和威斯康辛大学录取,最后一所并非“藤校”。不过网文普遍爱用“震惊体”标题博人眼球,这个小瑕疵不必较真。有趣的是,三篇文字不约而同描述的都是申请人如何克服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困难,在艰苦奋鬥中发现人生真谛。一位家境清寒,父母不知去向,她在祖父母家长大。后姐姐离家出走,祖母死於癌症。她和祖父相依为命,为要省吃俭用,没有网络、电视、电话,却感恩这个“非传统家庭”的温暖。第二位和失业的单亲母亲一起生活,靠一张免费的公立图书馆借书卡获取知识,之后成为图书馆前台服务员。第三位则跟父亲学当管道工,整日和堵塞的厕所、阴沟打交道,但觉得自己的工作给混乱人生带来秩序。

  看过后,我不禁疑惑:难道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也推崇正能量,口味居然惊人一致?帖子鼓吹的筛选团队是教育、升学领域的专家,这裏“选出的文书具有权威和普适性”。但细查究竟,《纽约时报》登载的这几篇文章是“金钱”(Money)专栏记者选编的,不是为提供申请文书的样板,而是要探究美国家庭如何作出“将三十万美元学费花在哪裏”的决定。他们规定入选文章必须与“工作,金钱,阶级”有关,本就是命题作文。而且,今年五月九日《纽约时报》原本一共刊登了五篇文书,其中两位作者即将进入的非但不是名校,在美国可能连三流都说不上。这几篇“获奖文书”有多少权威性,能否代表“名校”招生官的普遍口味就难说了。

  以小见大,总结成功文书的经验加以推广是留学中介的本职工作,无可厚非。问题是资料不齐,证据不足,难免有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之嫌。帖子原作者能从美国出版物的蛛丝马迹中找到适用的部分,脑子是灵活的。能将自己的发现作为“行业标準”推送,勇气也可嘉,且能唬住没看过原文,不知上下文情境,又对儿女留美十分热衷的中国家长。帖子的前言称《纽约时报》选登的文书“录取院校广泛,学生背景多样,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参考”,这或许是真的。但这个帖子着重强调“名校”这个卖点,捨弃了另外两篇非名校录取生的作品:另两人都是男生,其中一个还是墨西哥裔,分别描述给饭馆洗碗和收垃圾的打工经历,可能不太符合中国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再说,《纽约时报》“金钱”专栏的选文标準也有局限,不但题材内容限於“工作,经济,阶级”,而且反映了记者本身的偏好与成见。

  不过,如果作者发表时说明此帖为个人揣测,不具普适性,只怕无人问津。所以,指出上述纰漏不是要求全责备,而是希望读者能以合适的视角评估此类帖子的可信度与实用度。帖子最后说三篇文书重视细节描写,表达个性化,敢於发表独特的想法和声音,这很有道理,也值得后来者学习。所堪虑者,过於勤劳、过於聪明的中介日后揣摩“获奖文书”套路,複製成功经验,弄得“山寨”遍地,“卖惨”成风。对早先因过分光鲜的申请资料引发美国招生官的审美疲劳,希望能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的中国申请者,这恐怕又将是一个灾难。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