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美的背后是什么\徐海娜

2019-10-09 04:24:01大公报 作者:徐海娜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影《鲁冰花》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剧照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一九九一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甄妮和一群小朋友一起演唱的《鲁冰花》令人印象深刻,并一度成为流行歌曲。但是直到今年,我才在一位友人的推荐下欣赏了摄于八十年代末的《鲁冰花》这部台湾电影,而大家曾经传唱的同名歌曲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看完之后,再听歌中“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不禁悲从中来。这部曾获诸多奖项的电影,在时隔三十载的今天来看,仍有很多闪光之处。

电影讲述的是自幼失母,与姐姐和从事茶园种植的父亲一起生活的小学生古阿明的故事。在鲁冰花盛开的时节,年轻的美术老师郭云天从大城市调来水城乡任教,他发现了古阿明的绘画天分,并着力培养他。但是在挑选学生去参赛的时候,因为其他老师认为乡长的儿子林志鸿更有资格代表学校参赛,阿明落选。郭老师离开水城乡的时候带走了阿明画的《茶虫》,此幅画后来得到国际大奖,阿明却早已因病去世。影片结尾,他的亲人把他的画和奖状都烧给了他,悲伤萦绕不去。虽然电影比起钟肇政的小说原著要简化了许多,但三十年过去了,电影所反映出的人性光辉从未有人质疑,然而,基本功似乎逊色于乡长儿子的古阿明,画得到底好不好,以及儿童绘画到底怎样才算好,争议却一直存在。

我也非常喜欢画画,因此也想就这部电影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首先来看影片中阿明的创作状态。他的创作状态总体来说是放松自在的,发自内心而没有矫饰。被选上参加美术班时,他甚至会高兴地用泥浆在牛身上画图。在郭老师的第一堂画画课上,老师说让大家随意画,林志鸿因为没有题目而说不会画,而古阿明画了“天狗吃月”,是爸爸讲的故事──“天狗把月亮吃到肚子里,然后就很暗啊!我们就赶快敲脸盆,鼓啊。天狗害怕,赶快把月亮吐出来,所以晚上的天又亮了起来。”图画和他的叙述一样生动,郭老师看着他的画,眼中有光。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说古阿明的画“表达能力很强,是最好的一张”,同时认为乡长儿子画得过于传统,没有一丝一毫自我的主张和想像。在受到其他老师挑战的时候,他说,“如果只要画得像,那就用照相机好了!”

还有一次,当郭老师问古阿明,他画的太阳为什么是蓝色时,阿明说,“这样才不会把爸爸晒得口渴,又差点晕倒。”后来因为没有钱买农药,茶园里的茶虫只能靠爸爸和姐弟两个辛苦地抓,连郭老师都带着学生特意来茶园写生和帮助捉虫。阿明画的茶虫肥硕,郭老师说,“看古阿明的画就知道了,茶虫在他心里多恐怖,它吃掉茶树,吃掉书本,还吃掉蜡笔,人变得渺小而无助。他想讲的其实很简单,他觉得茶虫会使他没饭吃,没书念,也没有画图的机会。创作的问题,竟然在孩子的身上找到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看到这里,有一点感悟的人都会明白,那就是“真”。艺术不以表面为评判,想像力的背后是“真”,所有美的背后也都是“真”。这种“真”,是生活的“真”,情感的“真”,也是创作者特别敏锐的感觉的再现。后来这部影片被翻拍成《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相较而言情节变化颇多,内在理念趋于功利性,越是想要证明自己,越违背了艺术之真,甚为可惜。

《鲁冰花》影片开头,有一段好听的女童独白,“你们现在看到的花,叫做鲁冰花,农人把它种在茶树的空隙上,春天它开出红色的小花朵,不久花谢了,农人把它拨下来放在茶树下,盖上泥土,慢慢地鲁冰花就会变成肥料,使茶树长得很茂盛。鲁冰花虽然死了,我们却可以喝到很香很甘的好茶。”三十年过去,这部电影虽然快要被遗忘了,我们仍能从中得到滋养,并回味无穷。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