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海道原野\资料图片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大,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乘车在北海道的乡野走一遭,视野却是辽阔原始,大有未曾开发的感觉。北海道有别於日本的本岛。
北海道的农地规劃得令人欣喜,从札幌机场到酒店两个小时的车程,不时看见原野上的农作物栽种与景观布局相结合,色彩搭配得有序而大方,美如画作。那种有序,有如规劃者为了获得你的喜欢,煞费心机设计出来的。把原野当画板,把不同色彩的农作物种子当颜料,农民自己当画家,一番栽种之后,一幅幅有规则的画面便出现在原野。
画面很大,有的几百米之后不见尽头,公路转一个弯向另一个方向延伸,画面离开视线,何处是尽头也不得而知。近处一片深绿色的小麦地,后面来一弯浅绿色的油菜地,再后面又是深绿的小麦地,再后面又是浅绿的油菜地。深深浅浅地交错,甚是好看,比较阡陌纵横的小面积栽种,那是另一道风景。
道上的农民做事认真,从种植到加工再到烹饪,道道工序不含糊。北海道出产的食物贵是贵一点,但是买到手的基本上不浪费,蔬菜连老叶子也一起烹来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滴几滴橄榄油,抖一点盐巴,拌一拌即成一道营养爽口、原汁原味的菜肴。味噌用大豆製成,虽然是调味品,但是由大豆、米、食盐和酒製作而成,吃了不感到口渴。
原野上地广人稀,前不见车辆过来,后没有快车赶超。北海道的大山不多,山势也不怎麼峻峭,但绿野就是绿野,雪山就是雪山,风物景色是原貌,人与大自然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珍惜资源,善待生活环境,对公共财产呵护有加,北海道人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一路上偶尔看见民居。日本的民居建筑南北有别,北方的建筑敦实,大大方方的,以洋式为主,和式为辅。南方的民居建筑则小巧玲珑,以和式为主,洋式为辅。把房舍设计得精緻可爱,把环境维持得整洁舒适,他们好像都做得到。即便在偏僻的、遊客不至的乡下也一丝不苟,令到来的异地遊客看了眼馋。房屋是慢慢地修建,建一栋是一栋,建成之后可用一两百年,就算旧了老了,也是文化的沉澱,或者被保护起来,或者被继续使用,这一点倒是很像欧美。
路过一个“和式”富人别墅区,白墙、青窗、灰瓦的房舍被厚重的藤条、树篱、花草遮掩着,加上四周的乔木,给人一个印象──封闭。封闭是日本岛国意识的体现,日本在政治体制上吸取西方,文化信仰方面学习中国,他们的“和风”、“和服”、“和式”是我们唐朝祖先的再现,用纸墙间隔室内的房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有中国盛唐建筑的影子。封闭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的民居特点,包括中国民居,我们的影壁和照壁以及客家人的屋围,遮拦功能或者说封闭功能都极好,完全不同於欧美民居敞开式的庭院,四周种草坪,没遮没掩的,最多点缀两棵果树,主人归来时,远远就看见家的轮廓和温馨的灯光。
乡野的植被或是蘑菇状的矮松,或是不成栋樑的树木。北海道虽然是日本农林牧渔的重要基地,我们一路走来却没有看见什麼像样的大树,后来几天也不曾看见,树幹稍大一点的不过碗来粗细罢了。他们有大树吗?我曾经这样想过。据日本林业官方网站介绍,直到上世纪末,日本才开始大力发展人工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