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重新认识英若诚\素 素

2019-11-11 04:24:06大公报 作者:素素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资料图片

  原本对英若诚只有一点粗浅的印象,知道他是《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的孙子,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英千里的儿子,也知道他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曾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还知道他有一位出名的儿子英达,是中国第一部家庭情境喜剧的导演。日前读了他的自传《水流云在》后,对于这位才气横溢的“英大学问”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后来在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的展览中,具体而鲜明地见识他的踏实与担当。

  英若诚在《水流云在》中,以三年的牢狱之灾揭开序幕,强调自己不想遵循自传“从头写到尾”的惯例,别出心裁地从“一生中最离奇”经历开始。他回顾囹圄生涯时不愠不火,让人看到他在逆境中沉着冷静、慎思明辨的一面。在物资极端匮乏的牢房中,他绞尽脑汁就地取材,自制毛笔、墨水、纸,以便记录所思所闻。他相信术业有专攻,以狱友为师,即使是雕虫小技也虚心就教,仔细询问如何制酱、腌青椒、孵小鸡、拌水泥等,有狱友告诉他如何溪流发电、制造假鸦片,他也洗耳恭听,然后以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地详实记载。他当时的用意是,万一日后无法重拾戏剧表演,至少有几技之长可以维生。由此可见他深思熟虑、谨小慎微的特质。

  《水流云在》是英若诚的主观陈述,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则客观地呈现英若诚戏剧生涯的脉络。该馆设在首都剧场后面旧楼层的四楼,低调不起眼,却是暧暧内含光,人艺六十多年的历史精华尽收于此。近十五万件藏品包括剧本、服装、道具、舞台模型,还有剧作家、导演、场记的文稿、手记、墨宝等。馆中几帧英若诚的剧照,即使透过玻璃柜,仍让人感受到角色的神韵和魅力。英若诚在舞台上的表现有目共睹,而他在幕后努力的轨迹也陈列在侧,只是没人太在意。

  以《推销员之死》为例,那是人艺的第一出外国剧目,描述一个到处碰壁的推销员,庸庸碌碌一事无成,最后为了帮助儿子筹措事业基金,以撞车自尽的方式诈取保险金。一九八三年英若诚完成剧本翻译后,该剧作者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到北京亲自担任导演,首演结束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展示柜中精选的观众来信,激动地表述内心感触,可见观众超越文化差异,融入情境。当时中国尚未有推销、保险、分期付款等制度,大家对美国社会背景和美国人的思想心态理解有限,全仰赖米勒和英若诚谆谆引导,才能让演员和幕后人员领略剧中深意,进而跨越东西隔阂,恰如其分地演绎人性共同的困境,撼动观众。

  美国的剧本摇身变成中国的舞台剧,过程庞杂繁琐。文化移植需投掷很大的心力,才能避免水土不服。米英两人分进合击,循循善诱,展示柜中的排演笔记和手稿可为明证。陈列的手稿《谈如何理解剧本》,是英若诚讲解为何此剧成为美国戏剧发展的里程碑,并诠释其中的象征意义。另外有数册手稿是米勒的谈话,都是英若诚居间传译解说,主题涵括该剧时代背景、角色的背景和动作、戏剧的灵魂,还有对舞台灯光的要求和详细说明。这些笔记一字一句见证英若诚的不厌其烦、劳心劳力。

  英若诚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之辈,而是起而躬行的实践者,不但引入西方戏剧,也将《茶馆》、《家》等经典名剧译成英文,输出海外。他在《水流云在》的终篇中希望自己这一生的作为有益家国:“我不希望我与这个世界这段历史的告别像是‘灰飞烟灭’”。事实上,他的努力已经铭刻在中国戏剧史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