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维港看云\香港还会好吗?\郭一鸣

2019-11-22 04:24: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维港两岸景致\新华社

  三联书店上月出版《香港故事》一书,据说本来準备搞一个首发式,因时局动荡,首发式告吹,我是直接从主编闵捷女士手上拿到这本书,扉页上有她的亲笔签名,一手清丽俊逸的硬笔行书,不愧是北师大中文系才女。据介绍,书中的五十个故事,是从新华社香港分社去年创办的“香港故事”栏目中精选出来的。闵捷在该书“后记”中写道:“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香港,如果你想避开‘水泥森林’找个特别的角度进入,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读懂香港的五十个独特註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显然,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外界、包括内地读者看的。但我觉得,对於香港人,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年轻一代,这本书也值得一读。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於她自己的故事,香港开埠迄今一百七十多年,历史不算久,故事却很长,内容独特举世无双。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女士给《香港故事》写的“序言.香江故事凭谁诉”中第一句话“香港是本难懂的书”,她写道,六月以来的“修例风波”,暴力的升级、持续的骚乱、起伏的人心,让读懂香港“难上加难”。我对此深有同感。其实,我认识不少在香港新闻界打滚二三十年的资深同行,不少土生土长的老香港,面对今日黑衣之乱,同样感到困惑迷茫,“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慨叹连自己也不懂香港,正如卢女士所写“很多人在忧心中发问:香港还会好吗”?

  又是一个令人烦躁不想打开电视看新闻的周末,我展读这本《香港故事》,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物,细味一个个近在身旁耳熟能详的故事,当中所蕴涵那些似乎已经远去变得模糊的信念,那些令香港成为香港的力量,令我感动。

  《香港故事》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包括风物地理、历史天空、人物志、众生相和生活百态,没有全景式的宏观场面,只有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市民娓娓诉说。读《香港温情记忆:转角遇到报摊》,想起曾经凌晨到湾仔和旺角巡视报摊,查看第一轮出厂报纸销情的日子。报摊在香港报纸行业具有独特地位,一个小小报摊既是报贩一家几代人赖以维生的天地,也是香港各大报纸发行的兵家必争之地。读《张爱玲与香港的半生缘》,记得当年张爱玲去世消息传来,各大报章纷纷推出专题介绍这位上海才女的传奇一生和写作成就,特别是她与香港的缘分,印象最深的是某报编辑将张爱玲两部重要作品融入新闻标题:《秧歌绝唱 半生缘尽 张爱玲去世》,后来获得报业公会年度好标题奖。在《眼科医生周伯展:让光明照进心田》一文中,周伯展医生介绍他二十多年来到内地参与视觉第一、亮睛工程等慈善公益活动,一个播种希望、奉献光明的仁医形象跃然纸上。其实周医生还是一位笔锋犀利的时事评论员,中英文评论文章经常见诸报章,两年前出版评论集《眼医看香港》,不知道有没有赠书闵女士?还有《一位女大学生的“咏春情结”》,我很想知道,那个自小跟随祖父学咏春,去年在中文大学修读法律博士课程的女大学生,开拳馆传承咏春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除了以上几篇,我比较喜欢的还有《深水埗的记忆链》、《慈善家田家炳:诗礼传家、大爱济世》、《一位香港菜农的朋友圈》、《香港美食中的武侠情:探访射鵰英雄宴》等等。

  《香港故事》作者之一殷晓媛在她的“手记”中说:“其实香港从来都不缺故事,少的是愿意静下心来听故事的人。”的确,香港人总是太忙,有人忙於学业,有人忙於生计,有人忙於事业,忙得没有时间转身看一眼远方的风景,没有时间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在这充满焦虑的日子,如果有人愿意静下来听,我相信,这五十个“香港故事”总有一个能让你感动,也许还会让你觉得,香港不至於变得太差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