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凉帽编畀阿妹戴/霍无非

2019-12-12 04:24:02大公报 作者:霍无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资料图片

“新编凉帽拣心穿,蓝布把边花带安。凉帽编畀(给)阿妹戴,阿哥问妹宽唔(不)宽。”这是一首以物传情的客家凉帽歌,流传在粤东濒海客家聚居地区。

古代客家先祖为避战乱,约西晋起从中原迁徙到粤闽赣三省接壤山区谋生,他们攻苦茹酸,目光长远,至明清又有一部分客家人走出大山,迁徙海滨,甚至跋涉到珠三角一带。客家人是勤劳本分的,他们朴素的衣装,打上身份的标记,特别是妇女们天热头戴凉帽,很有几分飒爽的英姿。

儿时,我见过这样一些妇女,穿大襟衫,宽裤,打赤脚,头戴的凉帽帽帘在微风中飘抖。她们似乎专在野外干体力活的,一个个体格健实,很有力气,担蕉果,扫街道,苦活累活都不嫌。业余时间,还遇到她们在省城郊外的松林间用竹筢“刮枞毛”(搂松针),担回家烧饭,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啊。那一身宽松的衣衫,一顶遮阳的凉帽,为她们挡去多少暑热的灼烤。

客家这个概念,是同学阿伟告诉我的,他就是客家人,祖上是出山进城的那一部分先民吧。我到过郊外阿伟家玩,他家是生产队的菜农,村子靠山,溪水绕村而过,鹅鸭戏水,四周的菜田青翠鲜嫩,屋旁还有不少荔枝龙眼香蕉树,农家叔伯婶姨在田间劳作,不时有戴凉帽打赤脚的农妇快手快脚走过。阿伟说,他的大伯有编凉帽的手艺,村里不少妇女戴的凉帽是他大伯编的。他带我到大伯家,果不其然,土墙上挂着编好的凉帽成品,黄箔黑沿褶帘,一顶顶排列整齐。地上堆放着一些半成品和编织用的竹篾麦秆,看来阿伟的大伯是个勤快人,一有时间就编不停手。转眼间,阿伟的大伯回来了,这是位瘦削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两眼炯炯有神,听说我是阿伟的同学,热情招呼倒茶,然后戴上老花镜,兀自摆弄他的“作品”去了。

至此,我对凉帽印象渐深,成年后,逐渐关注这特定人群的衣饰。我居住的深圳虽说已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但她的边边角角仍保留着古老的客家印记:围屋、方言、饮食、服饰……其中凉帽是比较突出的一种。闲暇到客家老屋游览采风,这才了解到编织凉帽大致要经过“咬篾”、“织帽箔”、“剪内圈”、“扫油”、“弥帽”、“上帽”等大小三十几道工序,仅帽箔顶就有“满天星”和“娥眉花”等图案,显露着原生态的美。帽带的色彩也很讲究,是区分女性身份的标志之一,一般为姑娘白,少妇红,婆婶黑或青。谁说凉帽上不了大雅之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举办的“荔枝节”,头戴凉帽,蓝襟衫外系碎花围裙的客家妇女列队担荔走在深南大道上,帽帘飘飘,扁担悠悠,红荔灼灼,那阵势,不亚于一个个仙女下凡呀。

客家凉帽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遮阳挡晒,美观的帽帘给戴者送来丝丝凉意。二是掩面护颜,女子的容貌不轻易在生人前展露。所以凉帽是客家人吃苦耐劳,恪守古训的象征。与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有别,凉帽多由男性编织,它与客家其他服饰一样,崇尚自然,质朴古雅,格调简约大气,其作用不仅是物质上的,在精神上亦有所寄讬,成为男女爱情的信物,催生了一首首以赋比兴的客家山歌:“妹莫转来妹莫归,嬲(嬉闹)到深山竹伸尾,嬲到深山竹好倒,做顶凉帽送妹归。”还有,“客家山歌最出名,条条山歌妹有情,妹戴凉帽对山歌,一条无妹唱唔成。”等等。

编凉帽的能手,多半会唱几句山歌,若是遇到能编善唱的高手们盛装对唱山歌,那场面就震撼了。客家人唱山歌,往往是想哪唱哪,即兴而为,不受约束,鲜有“卡壳”的现象──那会被人笑话的,即使押韵和平仄关系不甚规范也无妨。这一编,且把客家凉帽编进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唱,还把客家山歌唱进了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凉帽与山歌,天作之合的一对,就像纯朴山野中两情相悦的阿哥阿妹相伴一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