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元旦有诗还有酒\李之柔

2020-01-01 04:24: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二○二○年已至,迎来全新的十年 资料图片

  二○一九年元旦,师友小聚,席间我即兴时占诗一首:

  佳节相逢更粲然,梅开昨日入新年。

  举杯时问春消息,一点花红万树先。

  二十八个字,平铺直叙,看到了,想到了,随口就说出来了,言志而已,没有惊人之句,好在也没有造作之笔,差强人意。

  学者易中天先生读后次韵曰:

  苍狗白云正惘然,如烟如梦入新年。

  梅开一朵无寻处,藏在深山不抢先。

  我回先生道,好一个“藏在深山不抢先”,太有韵味了。说“不抢”时,已经佔先。我这边讲,一点梅花提前预报了春天的消息。他那裏写,藏在深山的梅花并不争先。这大概就是古典诗词的魅力吧,酬唱之间抒发心意,如禅语机锋,电光火石,尽情展现汉字的魅力。

  面对日月风云,我们总想做些事情、总会做些事情,奇怪的是,有些事当爱好时很快乐,当成任务,有了功利心就累了。字斟句酌,寝食不安,乃至於睡梦中还在构思,就怕自以为是之句,古人早已写过。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鲁迅由此翻造出“人生识字糊涂始”。或者,任何“痴迷”都是“糊涂”,由於写诗,影响生活,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也算“识字”“忧患”的一个最小的依据吧,不得不讚叹,当年老子提出“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真是大智慧。

  《周易》有云:“上古结绳而治”,“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据推测,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是这样把绳子紮结起来传递资讯、记录事情。貌似落后,好像并未给后来所谓的文明进程造成多少不良影响,设想一下,春秋战国时,大家如果还在“结绳记事”,就不会有“诸子百家”的经典流传后世,却也避免了“焚书坑儒”之祸,难道不值得庆幸吗?事情还真是有多面性。特别是联想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依然是当下禅林中最重要的心传时,不由得玩味再三。

  《联灯会要》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世尊就是释迦牟尼,正法眼藏是佛的正道真理。“眼”是彻见、鉴照之意,比喻正法能烛照万物;“藏”是含藏、包含之意,比喻正法能包容一切物。大意是讲,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拿着一朵花,面对信众;众人一言不发,不知所以。只有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笑了。释迦牟尼就说了上面几句话,将“正法眼藏”付与了迦叶,这是佛教禅宗“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迦叶凭藉一笑就成了禅宗的初祖,厉害吧?不该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能说,可是该有所表示的时候,也一定得有所表示。

  讲信修睦的时候,大多惜墨如金,能一句说清的事情绝不会下笔万言──当然,这或许和当初没有职称评定有关。如今,图书、网络、纸媒快速发展,专家学者风起云湧,铺天盖地的“文字”大潮却带给了人类太多的困惑。虽然都不期望身心受到外界的干扰,可惜,或多或少都被干扰了。於是,有人开心,因为文字;有人迷惑,还是因为文字。以苏东坡、鲁迅之能都没有办法,你说是不是让人感慨,让人烦恼。

  烦恼又能怎麼样呢?感觉烦恼的时候,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还会思考,还在追求。人生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幸福快乐,而不是烦恼。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其实“糊涂”的人生,未必就能幸福快乐。

  新年又至,该说的,往圣前贤都说过了,我还是留诗为证吧:

  快哉由我不由天,初结绳时事已然。

  亙古东风常若此,何论旧岁与新年。

  不管新年还是旧岁,东风依旧,周而复始,去了又来,回眸千载,无论是整日以文字谋生的我,还是“不立文字”的他,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脚步。开心的事全凭自己,兴致既然来了,不妨再寄易中天先生一首,万一能催生他的诗意呢?

  去年今日两相酬,醉引棋逢对弈秋。

  梅发深山寻到未,得回头处且回头。

又是新一年的元旦,有诗、还有酒,只等你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