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柏林漫言\钢琴老师\余 逾

2020-01-03 04:24: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学校排练室裏的汇报演出音乐会\作者供图

  罗曼是儿子班上的同学,一个十岁的卢森堡男孩,个子高高的,一头金色的鬈髮,褐绿色的眼睛,长得颇有贵族气质。

  “罗曼,你每天练多久琴啊?”我见他在翻我的琴谱,我知道他也在学钢琴。

  “我?每周练一次?”

  “你每周跟钢琴老师上一次课,我的意思是练习,每天练多久?”

  “每周一次,就上课的头一天晚上练半个小时。”

  “一周练一次琴?”

  “是的。”

  学乐器一周练一次?这应该完全不属於我对学乐器的理解範畴,我想大多数人都同意,学乐器贵在坚持,必须每天练习,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七八个小时。不练习的琴童?在国内恐怕都没老师愿意收。

  然而,最近学校的一次小型钢琴演奏会让我对此有些改观。

  儿子的学校很注重音乐和体育,於是每个教室裏都有一台钢琴。学校还专门有几位合约的钢琴私教老师,这次演奏会便是其中一位钢琴老师的学生汇报演出。

  这位老师我经常在学校走廊碰到。他总是把眼镜架在头顶,手裏拿着琴谱,来去匆匆,但依然会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他应该是学校裏最受欢迎的钢琴老师,所以学生也最多。

  音乐会上我数了一下,一共有大约二十个学生。音乐会在学校的音乐排练室举行,从头至尾都由钢琴老师“张罗”着。他点名让学生开始演奏;对於初级学生,他会坐在旁边帮着弹伴奏,中级学生的话,他会站在学生身后认真看着,面对高级学生,他就一脸轻鬆地站在一旁很享受地听。看得出来,对每一位学生,他都发自内心的喜欢,不管弹得好不好,他都笑眯眯地使劲鼓掌,若出现小差错,他也耐心细緻地慢慢跟学生把曲目重新开始一次。

  我仔细听了一下,这些学生中,平时练琴的和不练琴的,真是弹两个音便能听得出来。琴声中那些听得到的生疏和彆扭并不影响弹琴的小孩和老师家长们的兴致,哪怕是结结巴巴好不容易弹完的简单曲目,也会获得热烈的掌声,而掌声中的小孩也笑得自豪得很。当然,演出中比较优秀的大多是大一些的小孩。他们也许比不上我见过的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琴童”的技术,但是对於音乐的理解和情绪的表达,他们更胜一筹。

  同一位老师,小孩练不练琴他都同样耐心地教导;而那些小孩,无论弹得好弹得差,他们都愿意上台去表演。那样的喜欢和热爱是如此纯粹和发自内心,这对於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苦练的我来说,是很震撼的一堂课。我不由得去思考,在德国的这些从来不知何为“苦练”的小孩,他们中注定会有一些最后走上音乐的道路,并且总有一些在未来会成为了不起的音乐家。

  后来我在走廊裏碰到那位钢琴老师,说出了我的感叹,他依然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说:“你看那些不练琴的小孩,练着练着就长大了,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要多练一些还是少练一些。特别喜欢的,你不叫他,他自己也会练,越练越多,自然就练出彩了;不是那麼喜欢的,不被逼着,偶尔练练也会成为他们的日常兴趣爱好,弹琴也会让他们快乐。” 

  “我觉得练琴,就不应该有‘苦’一说。”钢琴老师挥挥手中的琴谱,消失在教室走廊。很快,教室裏传来悠扬的琴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