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若集\小国花色\姗 而

2020-01-06 04:24:00大公报 作者:姗而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街头偶遇立陶宛“民族日”游行\作者供图

  立陶宛属波罗的海小国,人口三千七百多万,国土面积六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但其风光旑丽、文化丰富多样,颇有特色,故也是旅游的热点国家。

  在一张立陶宛雕塑照片上,有三名头戴黑巾、身着黑袍的妇女。她们五官轮廓精致分明,姿态无畏向前。她们是伊斯兰教女性?是天主教修女?还是其他什么身份?其感染力足以打动了人们前去一览。

  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去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有便利的长途巴士,约四个小时就到了,一路上还可以饱览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田野小镇明丽的春色。住进维尔纽斯的酒店,才发现那组雕塑就矗立在附近国家话剧院的大门上,三位女性身边的幕布翻波掀浪。除了人脸,整座雕塑都是灰黑的,透出丝丝神秘风采。那种震撼力令人过目难忘。

  立陶宛在十三世纪立国,十六世纪与波兰合并而成欧洲强国之一,还曾与俄罗斯在北欧和东欧争霸,归并过前苏联,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宣布独立至今。她拥有立陶宛、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拉脱维亚等多个民族,其中立陶宛族占了百分之八十多。七成民众信仰罗马天主教,其次是东方正教、基督教,所查的资料中未提及伊斯兰教。民族与宗教的多重性,该是反映了立陶宛曾经的历史。

  某天在维尔纽斯大教堂附近的立陶宛餐厅吃午饭,一尝地道的立陶宛饭食。其不少菜式如沙拉、炸鱼、忌廉汤都与其他欧洲国家大同小异,但有款吃食可谓自立特色。它如人的拳头大小,用一层黄绿色糯米包着肉馅蒸熟。其外形看如大饺子,内容颇像广东咸肉糉。一口咬下,口感香滑,既顶饿又解馋。

  正吃饭时,过来了一支游行队伍,走了几乎一个小时。原来那天是立陶宛一年一度的“民族日”大游行。各年龄层次的男女举着他们民族图腾的旗帜,穿着各色民族服装,奏着民族乐器,跳着民族舞蹈。眼前五光十色,百花呈艳,既喜庆,又祥和。立陶宛的国家格言是:民族的力量源于团结。每年的游行见证了这一格言的践行。

  维尔纽斯的中心是维尔纽斯大教堂和广场。这里有环城的观光车,可到盖迪米诺山丘城堡,到著名景点汇集的老城区,可上到附近最高的山顶。

  在广场可望到附近山腰上有两座高耸的白色十字架,但它并非著名的十字架山。十字架山在维尔纽斯十几公里之外,那里有高如大树、各种形态的十字架,就像是一座密集的十字架林海。最早一座据说是建于中世纪,大片的十字架是在一八三一年与俄战争之后,为找不到尸首的战士建立的。后来,为纪念各种劫难中死去的人们,天主教徒陆续在此插上十字架,使之成了祈祷与纪念的一景。但其地位,直到一九九三年波兰裔的教皇圣若保禄二世来此造访,宣布这里是“祈求和平、爱与牺牲之地”,十字架山才成为了立陶宛一个著名的观光景点,更是有天主教信仰的游客的必到之地。

  盖迪米诺山丘城堡是维尔纽斯市的制高点,是当年立陶宛最早的立国之地,山上可把新旧城的楼房街道尽收眼底。可惜中世纪的旧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都已全毁在十七世纪俄罗斯占领期间。现在山上的红砖楼有三层,是以前四层残址的修复物,是展现城堡过往、军器、名画的博物馆。城堡城墙的一石一砖都经过现代的精修,但还依稀留着十三世纪建城以来的历史风尘。从立陶宛的历史可见,其战事不在少数。每次征战之后,胜利一方都会把军旗插到山上。山风极是猛烈,口袋盛着相机的风衣都能被它掀高,腮帮子好像都能叫它吹歪了。可以想像登上城堡的胜利者在古风飒飒中,见眼前旌旗猎猎,是如何一副“大地在我脚下”的豪情壮志!

  在维尔纽斯旧城,有一条我感兴趣的文学街。把文学抬出尊崇、劈出供膜拜的街道,这在产生过大文豪的其他欧洲国家都没见过。那条街是一条狭窄的普通街道,两边墙上贴、挂着各种材质的画作、诗篇、工艺陶瓷……十九世纪曾有一位著名的立陶宛诗人在此居住,为纪念其他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政府把此地设成了永久的艺术长廊。这个国家对文学及艺术的尊重令人起敬。

  穿过文学街,迎面一座红色建筑物扑面而来,那便是著名的圣安娜教堂。

  这座教堂外表全是红砖,房顶、塔尖、修饰的多样性,混合了哥德风格(特征为高耸、阴森、诡异、神秘)和巴洛克风格(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又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修复,增添了人性的亲切温暖。风格虽是“百搭”,但丝毫没有违和感,反现出精致和变幻的统一。据说当年拿破仑对她一见倾心,说恨不得把她捧在掌心带回巴黎。

  国家虽小,但花色纷呈。立陶宛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及尊重,给了外乡客很深的印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