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缤纷华夏/千年茶乡的叩问/江 扬

2020-01-09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寻找古茶树,考验的是脚力和耐性。联席村的古茶树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村落中。远远望去,一株株斑驳苍老的古茶树与农家院落相映成趣,从寨子脚到寨子头,或是“独家林村”、或是三家两家地分布着,一个农家小院、一群古茶树、一些桃李果木,便是这一片土地的全部。

  经过一户人家,从进门的路边到房前都是野生型的古茶树,最大的房角那棵,树上站着一位正在採茶的老人。我大声和他打招呼:“大爷您好!今年贵庚?”微风吹动老人花白的山羊鬍,他瞇着眼笑得不见了牙:“八十一岁。”“您这棵茶树多少岁?”“过千岁。”我问他为何偏要自己上树採茶?他说在他的心裏,这棵茶树可不是寻常树,所以採摘茶叶时,总是要自己动手。即使是在古茶廉价的年代,村民们也捨不得砍伐古茶树,世代都严守着适度採摘的规矩。

  这一芽二叶构成的天地精华,孕育出千百年来村民们和古茶树之间相依相偎的真情。一种强烈的诱惑,让我爬上了旁边的那棵千年古茶树。树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大叶种古茶树的叶片看起来有些粗放肥硕,一片几乎可以遮住我的脸。随手摘下枝头的一片嫩叶,放进嘴裏咀嚼,一股新鲜的草木味便流溢在唇齿间,有点苦,还有点涩,接着回甘之味噙满口腔,这种陌生的口感来自古茶树旺盛的力量,在我的内心慢慢地洇化开来。

  古茶树给村民们带来灵感,初製、精製、包装、营销为一体的茶叶加工厂纷纷建立起来,将自己打造的古树茶品牌带出大山,走向世界。

  走进村裏製作茶叶的厂房,地上都是採来的新鲜茶叶。在历经了晾晒、杀青、揉撚、阴乾的製茶过程,出来的散茶正是製作昌宁红茶的原料。将散茶压製成饼状,也是昌宁茶最常见的形态。挑选出条形完好的散乾茶放进桶裏蒸软,再倒入製茶的布袋中,揉製成圆形。村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石磨压製,他们说这样製作出来的茶饼,条索匀整,鬆紧适度,方便储存的同时,也不会影响茶叶的转化。

  每一天的开始都是从一杯热腾腾的早茶开始。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举国之饮。“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中,唯有“茶”作为饮用品。村民们热情地拿出今年的明前茶,乌黑的条索紧结乌润,形状是标準的野生红茶外形,闻上去有一股浓郁的青果香气。汤色如琥珀金汤,纯淨。芽形秀美,喝起来,滋味醇厚,香馥绵长。第三泡开始有一点涩度,涩化得生津开始上来,舌面清甜,野韵十足,恍如置身山野之中。

  茶风、茶俗、茶文化融结了上下五千年文明,成就了独特的茶道和文化。以茶入藥,以茶入食,以茶入饮,以茶为礼,茶香滋润的生活成了昌宁人生活的全部。那一缕缕的千年茶香,蕩涤着山民的情性,寄讬着独特的千年茶道文化。

  昌宁的古茶树很老,与之相伴的是昌宁传统的製茶、喝茶方式别具一格。我不敢用这裏的茶与其他名山的茶来作比较,只想告诉爱茶的人们,昌宁千年古茶树值得你来探寻。

  为懂茶的你,做懂你的茶。 (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