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香港随笔/神树两株喜迎春/张 茅

2020-01-09 04:24:10大公报 作者:张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屿山沙螺湾的樟树/资料图片

  香港有神树,却不习惯以神树为名,不少人只知台湾的神树,错过对本港树木的认识。

  称得上神树需有相当级数,国际标准以树龄划分,达四百年的为一级,列入重点保护。符合这个级别,全港仅有两株:大屿山沙螺湾的樟树与大埔社山村的樟树,上了四百岁老龄,吸收风云雨露,日月光华,乡人视之为树精,不时显露灵性。

  赤鱲角机场未建前,我的一家特为神树探访沙螺湾,交通十分不便,没有任何交通专线。我们乘搭中环到大澳的油麻地公司小轮,中途泊沙螺湾码头,再开往大澳。下午四时许登岸沙螺湾,在滩上一木屋人家投宿,当晚屋主为我们做晚饭,夕阳西下时,步出海滩,只见夕阳贴着水平线,波光一叠又一叠由远及近,浅滩由脚下伸到远处,这里的日落景致开阔,令人陶醉。

  翌日早晨,我们吃过屋主准备的早餐后,起行去看神树。当时不叫神树,村民叫“树公”,带路村婶向我们介绍,“树公”几百岁,实数四百年是以后才知道,周围没有标志及说明,供游客参观的木板架也未建,我们一家还抱大树拍照留念。

  问村婶“树公”长寿的秘诀,她说“风水好”,村民说的风水,是书本上说的自然环境,沙螺湾是大屿山西北面的一个海湾,几近与世隔绝,六十年代与市区分隔,往来人迹稀疏,那时看不到汽水罐、发泡胶饭盒污染,湾上的植物及自然环境不受人为干扰得以保存,神树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然生活,老而弥坚。沙螺湾聚居的岛民约在三百年前建村,这就是说“树公”比村民早一百年在沙螺湾出现,村民因此对神树十分尊敬,不敢有损。沙螺湾有多条村,六十年代约九百户人家,人口八百至一千人,并不寂寞,村民姓李、文、张、陈、刘、关、郑七姓,以务农为主,少数男丁捕渔,海湾盛产沙蚬及海螺,村民又在岛上开垦果园,辟耕地,但风水林附近一带土貌不开发,保住自然生态。

  沙螺湾的地理位置一直被忽略,很少人像我一家去岛上投宿。《新安县志》提及沙螺湾,比“香港”两字更多,明朝年间大屿山盛产的沉香,香木会运到沙螺湾加工包装,再运往香港仔石排湾,然后再转运广州分销。由此可见,沙螺湾早期具有经济产值。

  村婶丈夫还讲了“树公”大难不死的一段故,日寇占领香港的三年零八个月,燃料缺乏,出动士兵四处伐树,远至偏僻的沙螺湾。奇怪的是这些军头不许砍伐这株老樟树,日军从村民口中听到树有灵魂。每在暴雨过后,树身发出缕缕青烟,村民说是神灵显现,香火拜祭,封之为神,若有亵渎神灵,必不好报。日军知有此说,不敢砍伐,不然神树丧生在日寇手上,村民视老樟树为福树,保住沙螺湾。

  自港铁东涌线通行,再访沙螺湾一次,“树公”旁已搭木板路方便游客参观,又增加了说明板,沙螺湾码头入村的小路平整清洁,看完神树还可在古庙右边一条路到天文台气流剖析站参观,由此眺望机场,机坪尽收眼底,一览班机升降,远处是港珠澳大桥。

  另一株四百年神树,在大埔社山村内,接近林村谷。这也是一株樟树,高二十五米,树脚有五尺多的大洞,又经两次火烧而不枯死,神秘莫测。新春到林村许愿树求愿,游人会顺道去看神树。

  新界及离岛一带,村口多有风水树成林,庇护村中每户人家福寿安宁。若春节期间到新界郊游,走访乡村,感受传统的过年气氛,会看到许多村的风水林生长茂密,绿意盎然,乡人保护风水林视如自己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