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在我与你之间\李 梦

2020-01-16 04:24:11大公报 作者:李梦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我们的妈她们的妈》演出照\艺发局供图

  上周末,去荃湾南丰纱厂欣赏“赛马会艺坛新势力”压轴节目《我们之间》。五个本地艺文机构,以陈慧短篇小说《香草织》为蓝本,借助戏剧、音乐和装置作品等,重温香港经济起飞年代纱厂女工的辛劳,并思考时代与个体的微妙关联。

  在四十分钟一气呵成的《白姜花》里,进行连串翻腾、高空攀爬和跳跃等高难度动作,突出身体的力量感与节奏,巧用周遭环境拓展表演空间,模糊台上与台下的距离。作品节奏快慢交替,既有如水的温情,也有迅疾如电的畅快淋漓。道具中的长白布条,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说得浅白些,它们象征当年纱厂女工的劳作成果;再细看,也可喻为一个地方去往另一地方的途径,或是个体之间的扭结与缠绕。是联结,也是固限或隔阻,意涵微妙。

  在纱厂三楼平台演出的《我们的妈她们的妈》,则是全女班表演。七位女演员排成一字,身着特殊布料制成的衣装,不断重复“旋转”动作。旋转时快时慢,“飞快”、“快”、“慢”与“极慢”等速度交替出现,在“相同”之中穿插“不同”。舞者的身体象征线碌,观者由此想及数十年前此地曾是怎样喧闹奔忙景象。时代迁变,物是人非,唯余记忆。就像陈慧在《香草织》中,借女主角之口,记下的荃湾印象:“我在这里悠转一生,不经意地,看着它自卑微至可望不可即的辉煌。”

  观看表演时,有一群银发族观者在导赏员的带领下,于舞者之间穿行,在平台上观看艺术家创作的壁画。我想,他们应是曾见过荃湾当年纱厂繁忙、大厦“如春笋一样拔长出来”的那些人吧。谁又能想到,彷佛已沉于时间长河的记忆,经由如今青年一代艺术创作者的找寻,重又回到你我之间。

  近年香港不少旧建筑翻新,改以文化与艺术空间,举办演出、展览,汇聚手作及文创店铺,为本地创作人提供展示与表达的平台。中环的大馆和元创方,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土瓜湾的牛棚艺术村,以及今次《我们之间》演出的南丰纱厂,都是例证。去年底,我参与创办的艺术普及平台“艺术解毒”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合作,在牛棚艺术村合办展览导赏,邀请艺术评论人介绍香港艺术家联展《借景》,并与一班艺文爱好者前往尖沙咀海傍,欣赏环境舞蹈表演《逶迤》。《借景》与《逶迤》虽呈现方法不同,讲述的却都是香港故事与香港记忆,既关乎当下,亦回望往昔。我从来不赞成将香港视作“文化沙漠”,近年愈来愈多的本地艺术家以城市为灵感,糅合不同界别叙事,记叙、直陈、铺排,愈见信心及勇气。

  反观自己,此前去香港文化中心或香港艺术馆,每每因为内地或海外知名艺团与艺术家访港而欣喜不已,却甚少关注本地青年艺术家与艺文机构的创作。今次《我们之间》以及此前牛棚艺术村的新鲜声音,渐渐让我抛开“本地姜不够辣”的成见。我想,香港艺文的发展,不单要看是否能请到柏林爱乐这样的国际名团访港,还要看本地艺术家是否乐意不断尝试新鲜。在我与你,彼处与此处,过去与当下之间,不应有太多阻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