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外交圈/为新生代喝彩/延 静

2020-02-05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我的关注:中国新任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到达首尔履新。这还让我忆及不少往事。

  二十八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二年五月,中韩建交谈判开始,邢海明作为翻译参与,当时他只有二十几岁。当年八月中韩建交谈判成功他又作为首批建馆人员前往首尔。这之后二十多年,他多次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任职,最后一次升为公使衔参赞,成为大使馆的第二把手,参与使馆的领导工作。

  我在忆及这些的同时,还回首了人生之路。我也是二十几岁,大学毕业后,投身外交工作的。当时主要是做翻译,一九六三年第一次出国是给中国驻朝鲜大使郝德青当翻译,之后还给焦若愚、吕志先大使当过翻译,在工作中受过批评,也经受了考验,在风雨中磨练成长。一九八六年在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担任政务参赞后,一九九二年九月出任中国驻韩国大使。

  我又忆及我们外交事业的老前辈。郝德青、焦若愚、吕志先已经作古,但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无论政治上还是思想上,我都得到不少有益的教诲。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对青年幹部爱护培养,更使我们不能忘怀。

  恰巧同一天,我还看到一则消息:中国新任驻蒙古国大使柴文睿到达乌兰巴托履新。还记得,当年柴文睿第一次到外交部亚洲司上班时是一个小青年,二十多年在工作中锻炼成长。中国历任驻蒙古国大使中,不少是我的老友,张德麟已经八十八岁,黄家葵也快八十,他们退休多年,而曾经多次到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工作过、又会蒙文的柴文睿,现在五十几岁,正当年。

  我还忆及我国的历任外长,周恩来、陈毅都是卓越的外交家,其后的姬鹏飞、乔冠华、黄华、吴学谦我都接触过,与钱其琛的接触最多。虽然他们都已作古,但外交事业后继有人,唐家璇、李肇星、杨洁篪曾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今天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外交事业的推进,王毅已成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邢海明到达首尔时表示,他将与韩方合作,努力工作,履行使命,使中韩关係更上一层楼。我们相信,他资历已够,而且驾轻就熟,定会胜任重任。

  外交事业和其他领域一样,代代相传,继往开来。其实说到底,世代交替是革命事业发展的必然。从个人角度看,年老无需忧伤,而应为新生代湧现喝彩,世代交替乃人生之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