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逆行”走向风暴中心的人/赖秀俞

2020-02-06 04:23:52大公报 作者:赖秀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网络上流传各种向抗“疫”前线医护人员致敬的插画/杨权绘

  常言道:医者,大道也。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曾给后来的医者以重要的启示。上面写道:To Cure Sometimes,To Reli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认为,这是医护工作者应该追求的境界。这种人性的光芒,永远是医学救助的价值皈依。

  人们常常把特鲁多医生的箴言视为医学人文主义的象征。它旨在指出: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治病救人,既是医生的职责,也是一种人道关怀。进一步而言,疗愈可以是一个结果,也可能是一个过程。然而,医学的局限并不常被人充分理解。而且,现代医学实践还存在两大迷失:技术崇拜和市场崇拜。这不仅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与伦理问题,同时使医学的发展道路与仁心渐行渐远。医者仁心作为医疗行为的出发点,虽然并不一定能够妙手回春,完成对疾病的抵抗,但悲悯之心和仁爱之心始终是医疗最终的精神诉求。

  可以说,医学是一项以良心和道德耕种的事业。著名的《日内瓦宣言》有言;“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的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讬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于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日内瓦宣言》的主要内容取自古希腊一位医师的誓言。这位医师名叫希波克拉底,他从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了医术。当时,医学被禁锢在原始的巫术之中。而希波克拉底致力于颠覆对人体的有神论认知,以医学著作《论风、水和地方》论证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深刻影响,使医学从巫术中得以解脱。在公元前四三〇年的雅典,突发的瘟疫让城市变成一座人间炼狱。众人纷纷恐慌而逃,但希波克拉底却从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前往雅典城救治病人。希波克拉底往雅典城的“逆行”,象征着古往今来医生面对疾病的担当。它既意味着与死神抗争的勇气,同时指向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

  在任何一场疾病的风暴中,医生是“逆行”走向风暴中心的人。作为一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勇士,他们“奉命于危难之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如孟子所言:“虽千万人,吾往矣。”由于医生“救死扶伤”的特性,他们常常被冠以“英雄”之名。然而,英雄早应该被祛魅了。神力与仙法不过是虚构的故事世界中的产物。

  在现实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医生和我们千千万万人一样,也是肉体凡胎,不能逃脱七情六欲,绕过死亡。只不过是在一场战役中,总有人站在前线,抢夺时间,抢救生命。怀善救人,燃灯照世,他们对生命的拯救可堪是一种灵魂的志业。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医生才真正凸显出其人格的高光。这是最朴素的、同时也是最值得敬佩的英雄主义。鲁迅先生曾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风暴肆虐的这一刻,我想,“中国的脊梁”之称,我们那些此刻奔波在前线、视死忽如归的医生当之无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