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永远的怀念——悼曹骥云/焦惠标

2020-02-29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公报》复刊四十周年联欢晚会,曹骥云(右一)与同事合影/作者供图

  老曹(曹骥云)走了,虽说九十二岁是高寿,但是,还是来得有点突然。我和老曹共事三十多年,很捨不得他这麼快就离开。

  去年九月二十七日,在香港新闻界庆祝国庆酒会上,我们还合照留念,互致问候,谈得很开心。我讚他气息不错,九十多岁的人了,走起路来,不用拿枴杖,十分难得。老曹说,自己能够看到国家七十年的变化和发展,很安慰。今年一月,退休同事茶叙,我看见老曹也有参加,坐在前几桌。我本想让他坐定后,再上前问候。怎料,一转眼,他提前离席了。如今,只是相隔一个多月,我的问候永远无法实现了,能不惘然?

  最近在手机看到一个有关一九七九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视频,前两天又收到老曹离世的消息,勾起我尘封几十年的回忆。那是一九七九年二月的一个晚上。

  那时,中越关係已陷於低潮。那晚,刚好我和老曹打对面而坐。那时的座位是一张张写字枱拼在一起,大家的距离很紧密,跟现在用屏风相隔,各人相对独立,很大的不同。

  那晚是二月十五日,老曹负责编《大公报》头版,我编第二版还是做他的助手,已记不起了。只记得,老曹看完一篇新华社发自广西的通讯稿后对我说,“我们要动手了!”(这句话,虽时隔四十多年,我还依稀记得)我接过老曹递过来这篇新华社稿,也看了一遍,实在看不出什麼所以然来。

  老曹根据自己的判断,将这篇看似不甚起眼的新华社通讯稿显著处理,用老初号标题,放在第一版左上角位置,很醒目。

  第二天,我回到报馆,把全香港报纸都翩看一遍,对这篇新华社稿,有些放在报屁股,有些根本不採用。如此重视,显著编排的,就真的只有《大公报》一家。

  真的,正如老曹所料,不到两天,二月十七日,中国正式宣告开战,开始了长达几近一个月的战事。

  老曹对这条新闻从判断到处理,前后过程,我亲眼目睹,深深印在脑海裏,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

  《大公报》是一家百年老报,聚集不少精英,老曹就是其中一位,能从一篇稿看到风向,窥见动态,从而作出準确的处理,令人敬服。

  老曹等前辈经常教导我们,处理新闻,要有自己见解和看法,如果人云亦云,那是很难有竞争力的。诤诤之言,言犹在耳,斯人已逝,倍感怆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