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疫情二三事/鲁 力

2020-02-29 04:23: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个冠状病毒,让全世界陷入恐慌。一个冠状病毒,让口罩这个平时极为普通的用品,成为人们抢购的必需品,变成各国管制出口的战略物资。

  春节前,我们一家已预定好到内地旅遊。当时已传出武汉的冠状病毒问题,於是一到福州,儿子就到街上买口罩。跑了几家近郊藥店,他居然搜罗到了上百个口罩。没想到,一天之后福州的口罩就彻底断货,好多朋友甚至从香港来电,问有没有地方买口罩。之后的日子裏,似乎口罩就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去商场要戴口罩,买菜要戴口罩,出去散步也要戴口罩。甚至大年初一有两个朋友过来拜年,全程也齐刷刷地戴着口罩。

  回到香港之后,电视裏也天天上演着口罩荒。在病毒面前,人与人平等吗?这是奥威尔式(Orwellian)的拷问,点出口罩荒的焦虑。为何有些人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去找到口罩,而有些人却无能为力。有些人可以拥有更多免於感染的自由,有些人却失去了免於恐惧的自由。在疫情肆虐下,一天换一个口罩是基本的要求,但如果价格不断飙升,那麼对於普罗大众而言,就要出现巨大的额外支出。雪上加霜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宣告倒闭,餐馆与消费场所十室九空,不少打工仔在疫情下纷纷失业,面对购买口罩的支出,这一片薄布就成为打工仔的负担。

  回想香港的过去,那是一个被称为“四小龙”的国际都市,是东方一颗耀眼的明珠。过去香港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二○○三年的沙士也曾重创了香港。同样是疫情降临,那时的香港人团结一心,齐心抗疫。那时的香港医护人员志愿报名参加抗疫,高永文等医护人员英勇进入医院,为抢救生命而奋战,成为香港人心目中的英雄。那就是香港的“狮子山精神”。而那时的香港医护人员,是受市民尊敬的英雄,是人道的天使。而反观这次的香港,在疫情开始蔓延的关键时刻,数千名医护人员却抛下病人於不顾,搞了一场连续五天的罢工。这是香港历史上首次医护人员罢工,从此在香港医护史上写下了耻辱的一笔。

  香港经历过沙士,死了二百九十九人,但当年的社会恐慌也没今天的大。有人说,正因为经历过沙士之痛,才会这样紧张兮兮。扪心自问,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只是在疫情下,不少地区的工厂全面复工仍然存在困难,因为口罩不够,难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导致地方政府与企业管理方都非常谨慎,以防止交叉感染大爆发。这形成了弔诡的局面,也使得口罩的产业链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过中国毕竟是製造业大国,一旦“世界工厂”的动能被激发,就会有巨大的潜力被释放出来。当前很多与口罩毫无关係的企业也要投身製造口罩,就说深圳的国产汽车比亚迪公司,二月初就宣布生产口罩和消毒液:“三天出图纸,七天出设备,十天出产品”。深圳的这家汽车公司,用了四十八小时,建了一条生产线,口罩日产量达五百万个。这场疫情刺激中国探索创新,从藥物到制度变革。

  一场大疫,是对社会与人的生命的摧残。但同时也是对人性,对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制度的考验和淬炼。其实这对香港来说也是另闢蹊径的“蓝海策略”,让逆境成为新的成长引擎。当前的困局也许会刺激香港人更多的反思,也检视香港政治上的缺失与疯狂,更希望能唤醒港人的人性。香港不仅要消灭病毒,让疫情远去,也要建立更好的制度,寻回基本的人道和人性,要找回香港人的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