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地球是平的/赖秀俞

2020-03-25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疫情下,三月二十二日德国法兰克福一栋建筑物“爱心”亮灯/美联社

  新冠病毒不仅仅是一场疾病,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它还指出了一个关键癥结:在这个风险社会,不确定性将是一种常态。学会与不确定性相处,才是我们当下,乃至后疫情时期的重要课题。而且,还重申了一个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关键问题: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已然被证明的事实,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远方的死亡不仅仅属於远方,它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远方的眼泪虽然没有落在我们脚下这方土地上,但人类的悲伤是共通的。不管在地球上哪一个区域,遭遇苦难与创伤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数字。病毒没有民族主义意识,而我们全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俗之躯,并且共享同一个地球,拥有同一套情感图式。

  昨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人数达一万一千多人,创全球单日确诊人数新高。随着疫情的发展,经济创伤将在全球发生。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二○○四年出版过一本流传甚广的著作《地球是平的》,提出在全球互联的时代,各个区域之间必然会走向交融。近日,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新冠肺炎是新的历史分期的起点》,其中指出在获得技术的进步之后,随着全球贸易和旅遊的发展,世界已经真正连成了一线。如今,人类不仅拥有紧密的联繫,而且相互依存,甚至在很多方面相互融合。与此同时,这意味着相比起从前任何时期,危机的扩散将会更远、更快、更深入、更容易。

  换言之,正如我们这些天所目睹的,相似的悲剧会持续地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彻底置身事外。我们援鄂的医护人员刚刚走出医院,摘下口罩,耶鲁大学的体育馆已经化身成为新的方舱医院。时时刻刻,又一轮的心碎正在发生。西班牙的老人哭诉紧张的医疗资源无法展开及时救助,让人不得不想起之前在中国互联网上数不清的求救信息和焦灼面孔。

  在意大利,从二月二十二日到三月二十二日,短短一个月时间,约五千多人因新冠肺炎丧命,医疗系统走向崩溃。普拉多市的市民在广场上排队进超市,人与人之间相隔一米,我们被迫要通过製造距离守护个体的安全。在法国,奢侈品旗下的香水公司已经转而生产消毒液。在这种生产的被迫转型背后是一桩严峻的现实图景:全球稀缺的防护用品已经成为新型货币。人们在阳台奏乐歌唱,试图借助艺术的力量抵抗这场漫长的瘟疫。这样的情景我们并不陌生。上个月在武汉,有一个老人在深夜无人的街头拉手风琴。寂寂无声的夜,只有那个老人的琴声如泣。在新闻报道中,感染和死亡数字持续飙升。我们并不知道每一个数字背后发生了什麼样的生离死别。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在这场全球灾难中,没有哪一个国家、政体、社会是所谓的“赢家”。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民族主义话语所传递的,无疑是一种冷酷的暴戾。与此同时,后冷战时期的冷战思维将会製造更多可悲的隔阂。这是一场瀰漫全球的人间悲剧,众生皆苦。正如《经济学人》最新一期封面,全球宣告“打烊”。艰难时世,任何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将失去意义。在这个全球化程度日渐深入的历史潮流中,人类早已经是命运共同体。认清这一点,比熟读任何的“主义”和识别庞杂的“派别”来得重要。实际上,今天的我们拥有发达的技术,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互联都成为可能。然而,有些人恰恰缺乏一种悲悯之心,一种对他人的同情。并非技术阻隔了心与心的距离,而是傲慢与偏见蒙蔽了“见众生”的眼睛。

  当代哲学家齐泽克在日前的採访中指出:在此次疫情中,必须着眼於我们置身其间的全球性的世界景观,牢记这一景观暗含的所有悖论。不仅仅是中国人度过了一个悲伤的春节,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全部人都失去了一个春天,不是吗?但它最终要靠我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守望相助的力量找回来。那时,亲人无需从相聚变成分离,恋人不必隔着玻璃亲吻,我们也可以打破情感与认知的壁垒拥抱彼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