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东西走廊\杜甫及其“年轻”的海外粉丝\赖秀俞

2020-05-26 04:24: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引起国际热议\资料图片

  在西方文学界,杜甫并不是一个陌生人。十九世纪起,杜甫的诗已经被译为各种欧洲文字流行於西方。二十世纪初,美国诗人庞德翻译过《唐诗三百首》。这意味着,杜甫的海外之旅早已启程。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曾指出杜甫的文学成就超越了但丁和莎士比亚──虽然针对这个评价而言,杜甫、但丁还是莎士比亚是否同意不得而知。然而,长期以来,在西方大众文化中,杜甫仍是不在场的诗人。近日,杜甫穿越数个世纪,突然成为西方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让八世纪的杜甫收穫了大量二十一世纪的海外粉丝。相对於杜甫而言,这群粉丝可谓十足“年轻”。

  唐朝以后,历史转身而去,杜甫却仍能激起人们的共鸣。此中的关键在於,对於这些“年轻”的西方粉丝而言,杜甫身上有哪些魅力让他们为其心醉,产生认同?

  二○一二年,适逢诗圣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周年之际,杜甫的忙碌生活成为中文互联网的“显学”,“杜甫很忙”变成一句流行语。在大众文化的搬演中,杜甫俨然是新媒体的“网红”。走进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西方世界的日常生活,杜甫不得不改头换面,变成一个被剪辑、被改写的文本。已有很多中国观众提到,这部纪录片裏的杜甫形象乃建构於不少错误的史料之上,裏面选用的英译本也丧失了很多原初的韵味。然而,在这十五首诗中呈现的杜甫生平被塑造成一种“传奇”,成功地俘获了观众对东方的凝视。

  BBC所选择的译文,出自於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传记《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是英语世界的第一本杜甫专著,以编年史的形式再现杜甫的一生。BBC也以杜甫生平为叙述逻辑,试图将杜甫建构为一个东方的英雄,影片中,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来到中国,重走杜甫生前所至的重要之地,讲述英雄的生成之路。

  和李白一样,杜甫同样塑造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中国人儿时读杜甫,是一种特别的错位。因为杜甫的很多诗都是饱含沧桑的人生箴言,儿童如何能理解“明日隔山嶽,世事两茫茫”,又如何懂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呢?但在日复一日地吟诵中,诗句成了种子,埋在一个人的精神土地裏,等到了时候,到了岁数就会发芽。那时,孩子长成了大人,懂得了人间的悲苦,看到了俗世的眼泪,领会了现实的“人事多错迕”,杜甫就会在精神土地中“活过来”。因为中国文化系统裏的杜甫,不像李白那样恣意狂放,他总是忧国忧民的化身。叶嘉莹论及杜甫,曾指出在唐朝诗人中,唯有杜甫能被称作集大成者。他熔铸感性与理性,在诗歌中呈现了广阔的人生图景和现实关怀。迈克尔.伍德在纪录片中指出杜甫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个诗人的範畴,一语中的。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很多文人都超越了文学乃至文化範畴,而对后世而言,他们更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BBC建构的杜甫是一个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BBC不仅在杜甫成长历程的讲述中置入了不少神秘色彩,并且将其在仕途上的不如意解读为涅槃重生的契机。正如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历经磨难后迎来胜利一样,杜甫的青年时期也经历了仕途不顺、安史之乱和流放生涯,正是在这样的离散中,杜甫的诗歌才真正爆发出千古不衰的力量。与此同时,在西方视角的解读中,李白和杜甫的差异化作了酒神与日神的对立,影片中还多次出现杜甫其人其诗与莎士比亚、但丁及其作品的类比。然而,西方世界念兹在兹的自我实现和中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底不同。BBC的杜甫,显然是一个经由文化翻译后被改写的杜甫。

  这种文化翻译背后所呈现的,是东、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锋。其中,西方视角的杜甫相比起我们在中国文化系统中所认知的杜甫而言,少了一种历史文化语境的理解,多了一份将杜甫还原为“人”的体察。毕竟,后世认识杜甫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诗圣”,而他仍是一个“人”时的模样往往被遮蔽了。杜甫也是一个具体的肉身,而不仅仅是精神符号。

  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到BBC中所描述的“东方悲情英雄”杜甫,既意味着中华文化的海外输出,更象征着今天在汹湧的国际疫情下艰难生活的普通百姓对乌托邦的嚮往。天涯共此时,不仅文化交流比文化对垒来得重要而迫切,而且对於在疫情时期历经一连串心理创伤的人们而言,杜甫其人其诗更提供了一种温情脉脉的现世关怀和理想的道德人格,以及一份超越人间悲苦的勇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