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端午记忆/东 瑞

2020-06-25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特色鹹肉糉/资料图片

  农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总是伴随着对包糉子和观赏赛龙舟的记忆。虽然大半生居住地漂泊不定,从印尼、中国内地,再移居南方一隅的香港,端午节的传统却日益强固地传承,代代不灭。

  除了农曆新年,端午、清明、中秋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与自家製食品紧密联繫在一起的传统节日,似乎唯有端午节,毕竟中秋月饼给人印象大多是商舖架上的产品,散发出愈来愈浓厚的商业气息,不如糉子那样接地气,成为千家万户手作的美食。

  端午源自楚国三闾大夫兼诗人屈原有利於国家的建议未获楚王接纳、为一些小人的谗言所害、投湖北汨罗江自尽的传说。老百姓做了“米饭包肉”一类食物餵海裏的鱼虾,以此来保护屈原的躯体免於被噬食。这食物,就是发展成后来的“糉子”。

  这样的节日由来,我读小学高年级时,课本、连环图画、历史故事小册子都有介绍;到了读中学大学,慢慢接触了屈原的《离骚》等代表性作品。我在大学毕业后,还读了郭沫若写於一九四二年的五幕话剧《屈原》;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到香港后,特地看了鲍方、张铮、朱虹等演员主演的电影《屈原》,印象很深。又买了一些参考书,才能将艰深的《离骚》看懂大致。从而我顿悟了,像这样忧国忧民、具有伟大爱国情怀的诗人,中国古今不算特别多,华人诗人们将端午节奉为“诗人节”合乎情理,也确实是不二之选。

  有了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糉子就长久地飘香在生命旅程的时空裏,始终不会走样;但赛龙舟的习俗,也许在异国他乡的印尼侨居地,必须有场地,抑或我年纪太小,记忆已太遥远?有印象的观看紧张精彩的龙舟比赛,却是我归国后,那是读高中阶段。那几年,我被安排到教育家、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府就读。集美环境的安静优美,每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在集美最大的湖池举行。池边建有画龙雕凤的两层亭楼,我们一早佔据了好位置观看比赛。哨子一吹,小旗一挥,八队或十队龙舟就像离弦之箭,震撼人心的吆喝呼喊,龙舟划动的劈啪节奏,池面上激荡起白花阵阵。水气遮掩好汉拚搏的颜面,池上的呼喊与岸上观众的加油声一阵阵的排山倒海来到,像战鼓齐擂,如拔河难分难解。每次冠亚之争,只差一点船头。

  如果说,赛龙舟的呼喊声,到了香港后,因为缺乏时间去观赛而渐渐消歇,那麼糉子的香味始终萦绕在生活的日常。无论在哪裏,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我都能深深感受到,节日美食的传承手艺,包含了宽容和发展的多元,几乎成了中国传统美食的特征。像我家三代人,包糉子的技艺就传自外祖母,再传给我母亲;我妻子会包,也来自她母亲和我母亲,包的是闽南地区的鹹肉糉。糉用糯米,馅为香菇、栗子、红葱、虾米、三层猪肉(半肥瘦,类似东坡肉),包的技艺难度不小,三角形四个角,其準备过程也比较繁複。在印尼、香港两地的闽南人包出来的糉子几乎都大同小异,还延伸出碱水糉,蘸红糖或白砂糖吃。在香港几十年,大街小巷小食肆、大酒楼卖的是广东糉。糉子长方形,紮成如大闸蟹,糉馅是绿豆、黄豆蓉;而广义的粤糉,在香港酒楼源远流长,饮茶时不难尝到,叫“糯米鸡”,馅是鸡肉,体积比较小,用的是荷叶;不像一般传统糉,北方用的是芦苇叶,南方用的是箬竹叶。最妙的还是历史上的原因,大规模落番、南迁,所带去的饮食习惯和美食,也大大影响了南洋原住民的食品。他们有一种糉子,不用糯米而用了普通白米,馅也只是用鸡肉碎。这难道不是糉子南迁后,新一代的变种吗?

  华人对食物的讲究,色香味之外,还製作得那样精緻,不愧为一门艺术。端午节也和食品、厨艺、文学、诗人紧密相连,岂不妙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