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露水缘和文学明珠/陈德锦

2020-07-08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还是现代文学的成长期,一九二二年,中外两地文学缔结了一段露水缘。二十五岁旅英诗人徐志摩,在夏雨濛濛的七月走在伦敦庞德街上,多番问路,终於找到女作家曼殊斐尔(Katherine Mansfield)的住所。在那著名的“二十分(鐘)不死的时间”裏,诗人看见肺病已久的曼殊斐尔仍美丽动人,脱俗出尘,就像“印度最纯澈的碧玉似的容貌,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彷彿是个透明体……看不见一丝杂质”。

  曼殊斐尔一八八八年生於新西兰惠灵顿,父亲是银行家,自幼练得一手出色的大提琴,后在伦敦上学及写作,与评论家麦雷成婚。曼殊斐尔一生特立独行,笔名Mansfield取自外祖母的族姓,生前还有几段恋爱,一九二三年因肺部出血,在法国逝世。她出版过四部小说集:《在德国宿舍裏》、《幸福》、《鸽巢》和《园会》。她死后,未结集的作品由麦雷代行出版。直到一九四五年,她全部的小说才合为一卷印行。

  今天文论界,讨论作品与作者时需维持适当距离,诗人对女性体态这番描写颇见夸张,方法有点不恰当。然而没有诗人这二十分鐘的凝视,他对女作家的认识就不会那麼深刻,以至要翻译她的小说为中文了。一九二五年,徐志摩与陈源合译了曼殊斐尔的作品。两年后,徐志摩增译了六篇(一共八篇),由北新书局出版,书名是《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

  二十世纪初叶,英国作家中仅以短篇小说成名的,曼殊斐尔无出其右。很多评论家视她如英国的契诃夫。两位作家都擅长刻画人物心理,曼殊斐尔尤其喜爱描画小资产阶级的性格,笔调冷峻。

  《园会》是代表作。女孩娜拉家中每年都举行园遊会。娜拉有艺术气质,又喜欢布置环境,主要的工作都由她一手担当。当工人走来布置花园的篷帐时,她全情投入看他们劳动,引起她想及:“为什麼就不能跟工人做朋友,强如那些粗蠢的男孩子们,伴她跳舞的,星期日晚上来吃夜饭的?”没多久,篷帐搭好,钢琴搬到户外。园裏百花盛开,忽然传来一个消息:一个驾马车运货的年轻工人在园子外堕马身亡。娜拉听到,想把园遊会终止,因为这工人和他的妻儿就住在附近的贫民区,跟娜拉家一街之隔,她不愿工人的妻子一边哀悼,一边听到有人在园遊会作乐。但娜拉的母亲没终止园遊会。园遊会完结,娜拉拿着一篮吃剩的三文治和蛋糕,走到贫民区,送给死者的家人。

  故事以园遊会由始至终的过程为起结,没有倒叙,主题却是多面的──欢乐和痛苦互扣、理性和情感衝突,可谓充满张力。娜拉因这次双重事件,园遊会和死亡,感悟到人生无常,欢乐和痛苦不过一线之隔。

  同样写阶级矛盾,《一杯茶》窥探到複杂的心理层面。费蔷媚是一个相貌平凡的已婚女子,生活时髦,有一天在街上遇着一个女孩向她讨钱。费蔷媚对她感兴趣,带她回家,热诚地招待一番。可当丈夫回家,被女孩的美貌吸引,费蔷媚立生妒意,对女孩兴趣全失,匆匆用几镑钱把她送走。费蔷媚的“同情”来自因她精神空虚,她的嫉妒,其实是恐惧失去一切所有──典型中产意识。

  徐志摩在翻译《毒藥》时说曼殊斐尔的作品会令“译手发窘”。诚然,他自己也显然运用了不少吴语、上海话,译出一种道地风格,某种口语才可传神的文学笔调。得失何在不是要着眼之处,反而是徐志摩的刻意用心使读者更锺爱曼殊斐尔出色的文笔。二十分鐘的露水缘为外国小说的中译打造了一颗灿烂的明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