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闲旅人/浅谈女性银幕形象/陈剑梅

2020-07-28 04:23: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男人闯进女人的生活,只是为了给她上一课。”上述此话的女主人公虽然处於下风,这样戏剧性的关係,仍然令人感觉浪漫淒美。从前旧社会男尊女卑,乃是生活的常态。十九世纪以降,情况渐渐开始改变,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波中,勇敢坚毅的女人站起来,争取男女平等的选举权。然而,文化商品包括后来的经典荷里活大电影,都以男性为中心(patriarchal),女性的银幕形象,以依附男性的性感尤物最受大众欢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取代了身在战场的男性,成为现实生活中当家作主的人,也未能改变女性在银幕上的地位。其间黑色电影出现了,例如《马尔他之鹰》(一九四一)、《双重保险》(一九四四)、《枪疯》(一九五○)等,当中不乏处於强势的女性角色,称为“夺命佳人”或“蛇蠍美人”(femme fatale)。可是剧终时,佳人必须被罚或被杀,以正视听,巩固男性的中心地位(male-centred)。二战之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第二波的运动,女权主义者更进一步,改变了两性关係。这时,“女人闯进男人的生活,只是为了给他上一课。”女权主义者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争取男女平等发展的机会,同工同酬等。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影响,第三波的女性主义思潮,首先在学术研讨中广泛引起世人的关注。此时女性主义者的立场也修正了,除了正面探索女性的慾望与身体,还变得更加理性,兼容不同族裔的多元文化,性别角色身份的多样性,包括跨性别人士的观点等。为什麼我要解说这一段西方的历史呢?最近我获邀参加本地某大专学院的本科学生作品毕业展,遇上其中成绩优异的黄纪铷,听她分享怎样创作题为《处女座》的九十分鐘电影剧本。故事关於香港八十年代一位生於妓女之家的青年男子,他锐意寻找一位处子为伴侣,碰上家教森严的日本反叛少女,几许情海翻波之后,他们终於明白世上没有一种道德理念比真爱更重要。

  这使我想起法国新浪潮电影“教母”艾丽丝华妲(Agnes Varda)。她的《无法无家》(一九八五)、《功夫大师》(一九八八)等,流露着第二及第三波女性主义的思维。

  西方的套路比较直接,中国电影的女性主义却大相径庭。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所以中国人的诠释比较複杂,例如西汉《列女传》所述的,并非男权中心的思想,而是“男尊女德”,不相伯仲。列女的节烈之思,更彰显女性内心的强大能力。中国传统女子的“厚德载物”,男性导演可以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女性主义吗?过去确有这样的实例吗?把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拿捏得好的男性导演,为数不少,例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非常强调宫二的贞德,她并非一般黑色电影中的邪恶女子,亦不为满足男人的慾望而活,不受屈於男权之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