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医者的高下凉热\夏 冰

2020-07-31 04:23: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几年前,我的朋友、内地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来香港,我去机场接她。当时还有另外一位香港年轻人,也在机场等。我的朋友受这位香港市民邀请,来为其父亲会诊。其父在香港一家有名的医院做通波仔手术,手术尚在进行中,病人醒来了。医院又追加麻醉剂,结果手术做完之后多日,病人一直沉睡不醒。其家人心急如焚,慕名从内地请来专家会诊。朋友与我说了几句话就匆匆随那位年轻人赶往医院。后来她对我转述观察后的判断,及对患者家人的口头建议,她主动提出如果家人同意,她愿意把病人接到北京医治。后续情况我没有再问。但由此我知道,香港市民对内地医生的医术和敬业精神是了解的、认可的。

  朋友经常去国外讲学,并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医生,堪称桃李满天下。我曾亲眼见过她与德国医学大咖进行学术交流,全程英语。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许多人不仅见识了锺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一批内地医学专家的学术能力,而且见识了他们的外语水平。他们是内地一千多万医护人员的优秀代表。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一九四九年的三十五岁提高到二○一八年的七十七岁,这些医护人员功不可没。一九六三年以来,中国先后向六十九个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二点五万人次,治疗患者二点八亿人次,也有医护人员在异国他乡以身殉职。这次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共向二十七个国家派出二十九支医疗专家组,所到之处皆获高度评价。内地医护人员的专业水準、医者仁心、奉献精神,应当说经过岁月的考验,有享誉世界的口碑。

  我在香港看过两次小病。其中一次因脚趾甲沟炎,走不了路。到某公立医院,等了约一小时,过来一医生,微微伏身看一眼就走了。我以为他还会再来,等了一会儿,结果护士进来说,看完了。然后给了我几片抗生素。我问:脚趾甲还长在肉裏,怎麼办?让我去骨科预约。我一瘸一拐到骨科去问,最快约到下周。我只好又瘸着脚回公司,找曾在内地三甲医院当过护士的同事,她三下五除二,消毒,下剪……第二天就好了。

  这些天香港疫情大爆发,连续多日每天新增超百例,病例四处开花,遍布各街区、各行业,多半来源不明。医院体系承受巨大压力。有的确诊病人等待入院、众多市民彻夜不眠排队领取检测瓶、更多市民每天在焦虑中惴惴不安……许多人呼籲请中央出手帮助,尽快从源头阻隔疫情传播。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道主义事情,却又引来香港某些人奇谈怪论,有人质疑“内地医护人员无法以英文交流”,有人说为香港市民进行核酸检测是“基因送中”,还有人说“本港医疗资源和人手充足,无需内地支援”。

  市民记得:二月初香港疫情刚起时,就有医护人员搞罢工,理由是“医疗系统可能爆煲”,要求对内地封关。

  而罢工期间二月三日至七日,香港的病例是15-18-21-24-26,未超过三十例。当前每日新增逾百例,累计突破三千,医疗系统不会“爆煲”吗?内地医生帮手来救命,为什麼市民欢迎,而这些人拚命反对呢?

  也有市民问:港人的基因不是与内地人一样吗?没什麼特殊啊,检测核酸要你的基因有咩用?

  还有市民听说:武汉从五月十四日至六月一日,检测了近千万人;北京二十七天内检测一千一百万市民;大连自本月二十二日发现本土病例,五天检测了三百五十二万多人。检测极其高效并且科学,比如採取三至五人混检方式,单日最高可达一百万人。目前内地整体上有序复工复学,生活井然。

  试问香港某些人,是以市民生命为重,还是个人利益为重?是救人的职业道德为重,还是将疫情当作工具,玩弄泛政治化的戏码?是以香港社会平安为重,还是想拖垮搞残香港?且不论医术高下,仅仅人心冷暖,可见一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