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疫下民生\李忆莙

2020-09-15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疫情下,吉隆坡双子塔一景\路透社

  马来西亚於三月十八日宣布实施行动管制令以来,经过将近半年持久抗疫战,间中疫情数度好转,也数度“有条件”放宽行管令。虽然现时行管令已转为“复甦式”,但随着全球病例在世界範围内持续增加,政府仍不敢掉以轻心。从“有条件”放宽到“复甦式”,民众更期待的是“正常化阶段”的到来。

  实施行动管制令以来,全国人民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的反应措施;三月十八日第一阶段最为严格,即媒体称之为“锁国封城”措施;锁国是对外禁止外国人入境,对内则禁止国民出境。封城即禁止越州,关闭政府和私人机构,同时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专全部停课。除此不能社交,不能团聚;食肆不能营业,停止商业活动,经济近乎停摆。而且一再延长。

  进入“新常态”时代,民意所盼是政府的纾困方案。所幸财政部推出二千六百亿令吉振兴计劃,其中包括多项体恤民生的措施,例如关怀援助金、薪金补贴、暂缓还贷半年等等,都颇得好评。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面对严峻的经济衝击,元气大伤,一些企业不得不纷纷紧缩财政以求存,紧缩难免要解僱部分员工。振兴计劃中的上述几项,对於那些因公司节省开支、或亏损、或倒闭的失业员工而言,也算是一项解决问题的方案,至少纾缓了燃眉之急。除此社会保险机构也为国内失业问题而推出“社险职业振兴计劃”,并为大专及中学毕业生提供职业辅导援助,以解决生活困境。

  诚然,挽救全球经济如此严峻的问题,毕竟非吾等小老百姓能力所及。何况斗民经济也无补於大环境的大势。那就好好地待在家裏,少添点乱吧。而总理穆希丁的几次电视讲话,每次都苦口婆心劝请大家好好待在家裏,甚至建议利用待在家的时间学些生活技能。比如煮煮菜,做做糕点什麼的,不仅为自己增值,还可以促进亲子关係,多好啊。

  好是好,但是我总觉得好笑,总想笑出声来。尤其是穆希丁提到一个叫“Masak Apa Tak Jadi Hari Ni Official”(煮什麼都不成功)的脸书群,介绍说主要是分享煮砸了的食物。劝请那些平时不做饭或不擅长烹调的人,正好利用行管令期间,尝试做各种食谱,即使煮砸了也不要紧,可以上载到脸书群去分享,让大家在行管令期间开怀大笑。

  经穆希丁这麼一提,这脸书群立即爆红,短短十天,追随者已达到一百五十万人。那些上载的煮砸了的食物,千奇百怪,有烧焦的,有煮糊的,有像一摊烂泥的。总之形形色色,什麼形状都有,令人喷饭。却从中反映了大马饮食文化的多元性。

  由此可见,网络的作用无穷,且充满奇迹。

  说到行管令期间的网络奇迹,网红的诞生,是奇迹之一,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网红之诞生,几乎都是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尤其是烹饪网红,起初只是抱持着与人分享心得的心态,没想到竟然吸引了众多追随者,一蹴而就,意外成了网红。虽说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可确实又是真实的;它真实於虚拟中无限度地扩散,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点击、查看,进而关注、互动、追随……并且快速累积点击量和知名度。

  网络奇迹,一度使我困惑的是那个拥有百万追随者的“煮什麼都不成功”脸书群。我的逻辑思维:追随烹饪大师或厨神的直播,是适得其所。即使是一夜爆红的无心插柳网红,也值得跟进。然而,为什麼煮砸了也能闻名?也能吸引到百万人追随?因而不得不试着换位思考,想人所想──能把沮丧的心情转换成苦中作乐,让自己开怀大笑,不就是一种正能量吗?对人对己,总是好的。应作如是观。

  话说回来,自疫情爆发以来,我的外出,就只限於购买粮食及日常用品,除此之外,近乎足不出户,却并不觉得日子有多难受。偶尔抬头往窗外看,蓝天白云依旧。树是绿的,草是香的,都在阳光下。我觉得我的心情也如天色一样清朗,不仅精神宁静,还略带怀古幽情。坐在窗下,静静读着的是古人的著作。比如这本沈括的《梦溪笔谈》。 如此题材广泛,包罗科技、医学、天文、地理,又带研究心得的知识性著作,如果不是在行管令期间,想必穷我这辈子也不可能去碰它。这正说明人閒还得心閒,心閒也得换位思考,换一种心情。古人古事,说梦的未必都是些痴人。比如这沈括,他所谈论的,都是以科学角度来说明原理的。

  只是没想到疫情会持续这麼久。我依然如往常一样坐在窗下,一样是这张面壁的书桌,一样的作息。没有社交活动日子,我只是少说点话。一样是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敲着键盘。有时会觉得屏幕上的文字有点寂寥。或许吧,是因为我的日子本来就是静态的,没有多少纷纭人声和情态。

  行管令也好,新常态也罢,现在许多活动都在线上进行。有人预言,“网上聚”将会是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真的,在线上召开视频会议,出席率比往常更踊跃。会后来张“全家福”,但见人头湧湧,好不热闹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