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重阳周记\小 杳

2020-10-28 04:24: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主题展览”现正於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中新社

  上周几件事:

  十月二十三日,国家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同日几乎同时(北京时间),美国总统大选两名候选人──七十四岁的共和党人特朗普与七十七岁的民主党人拜登进行选前最后一场辩论;二十一日,香港国泰航空宣布本港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行动,减员八千五百个(佔总员工约四分之一),同时宣布停运国泰港龙,这间香港首家以本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在运营三十五年后寿终正寝。二十日,特区政府公布七月至九月的失业率百分之六点四,为近十六年新高,失业人口约二十六万。

  周日逢重阳节。按香港习惯,节日逢周日,假期顺延一天。三天假期,三分之一处理公务,三分之二与好友相守。

  这个登高望远,敬拜耆老的时节,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疫情阻隔,无法躬敬父母,无法与兄弟遍插茱萸沐风赏秋。我只能通过微信,问候远在异国他乡的母亲。隔着重重凡尘,向天堂中的父辈致意。若父亲在世,也已耄耋之年。他们那一代那一批人,曾有着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那麼多令人感怀不已的故事。我常想,无论我们多麼努力,在他们面前都显得太过寻常。

  从小我们都是在崇尚英雄的氛围中长大,基因裏可能比别人多了一种叫作“英雄”的多巴胺。那些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英雄的名字,不论多少次重温,总是会泪流满面:用血肉之躯堵机枪、流尽全身血液的黄继光,在只剩一个人的情况下、引爆炸藥与敌同归於尽的杨根思,为完成在前沿阵地潜伏任务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邱少云,双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的孙占元……七十年前十九万七千多烈士的不屈意志,让我们明白什麼叫作感天动地,什麼叫作热血沸腾,什麼叫作血性担当,什麼叫作民族精神。

  七十年来英雄从未离开过他的部队,也从未离开过每一个普通百姓的记忆。烈士的英名化作“黄继光连”“邱少云连”……所在部队几十年来一直保留着他们的床铺,每天晚上,战士们集合点名,第一个都是英雄的名字,全连数十名士兵共同回答“到”,“黄继光”──到!“邱少云”──“到”,响亮的声音响彻夜空。就寝的时候,班裏的战友为英雄打开床铺;第二天早上,战友再把床铺整理好。这些小小的举动,成了战士们的一种荣耀,也成了每一个崇尚英雄的普通人的精神寄讬,每次呼唤英雄的名字,每个人都会在内心裏大声回答“到”。

  鲜为人知的是,香港与抗美援朝也有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前后,香港培侨中学有六十多名学生回到内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们当中的二十多人报名参军,有的去了朝鲜战场,比如参加空军的培侨第四届学生罗耀辉,有的在彭德怀将军身边工作多年。参军后的香港学生被当作人才重点培养。甘星华回忆,一九五一年她刚入部队,就安排为副排长;马振铎入伍时只有十七岁,他回忆:当年学生报名参军的很多,不过一百人裏大约只有十个才能入伍。他说,为保家卫国而回国参加部队从不后悔。

  更多香港同胞突破港英封锁,向内地运送战地急需物资。霍英东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船队为新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他曾忆述:“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三年的三年间,我们几乎晚晚开工。白天联络、落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天都没有耽误过。”“当时,我们运的物资有黑铁皮、橡胶、轮胎、西藥、棉花、纱布……”他自己因此遭到港英当局种种打压,付出巨大代价。周恩来曾经高度评价,港澳工商界爱国人士在抗美援朝期间衝破封锁,支援我们,“是患难之交”。二○○○年国家纪念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大会时,霍英东先生作为唯一一位获邀的香港同胞安排在主席台就座,身边都是挂满勳章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霍先生说:“当年我或许还不是很清楚,但今天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我是做对了。对这一切,我无怨无悔。”

  有人说,所谓英雄,就是挺身而出、血性担当的平凡人。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樑。只有崇尚英雄的地方,才会有英雄辈出。

  过去的香港,不乏对国家满怀深情、慷慨侠义之士;现在的香港,高楼大厦林立,却少有纪念碑。很多人,或许只愿平安终老一生,这无可厚非。但再平凡的人,也该对英雄怀有敬重之心。因为,若无英雄,也就没有平凡人的岁月静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