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石澳梅菜婆婆\厉 放

2020-11-10 04:24: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石澳顺发园石鹤牌梅菜係香港名牌\资料图片

  日前听美食老友记介绍香港颇有名气的好吃梅菜──石澳顺发园石鹤牌梅菜来自石澳,其当家人住在鹤咀,是位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老婆婆。於是乎,是日四女生结伴鹤咀行,除了一探香港最东南端海角之“秘境”,饱览无敌海景,亦心心念念要见见梅菜婆婆。

  四人都是首次踏足鹤咀,去程已见鹤咀道上一人家,独门独户,开扬面海,白墙朱檐,院有花草,宽敞整洁,最特别的红砖墙下一字排开十几口褐色大瓷缸,想必这裏就是“梅菜婆婆”家,暗记於心,待返程一探。

  哪知一路美景,海天一色,天地相连,绿荫幽香,行行摄摄,最终来到鹤咀半岛南端,攀岩、看海、听涛、观浪,乐不思返,直到日沉海底,夜色笼罩,四下不见遊人,惊觉须赶快行路,不然独留山野。四女匆匆收拾心情,急急上路。途中惊遇夫妻档、母子遊、三五野猪不等,无不“虎视眈眈”,更有村狗把守路口,狂吠不宁。一行人哪敢停脚,只恨两腿倒腾得慢。所幸皓月当空,加手机微光,自拍杆充打狗棒,一路急行,总算摸到婆婆家大门。

  寻光探去,一白髮老者应门。说明来历,为婆婆的梅菜慕名而来。老人望着夜幕下疲惫且热切之四女,面露惊奇且欢喜,连声问道“你们从哪裏过来的?个个好有文化的样子哦!”真是一位情商爆表的婆婆。

  一行人被婆婆让进屋裏。言归正传,先说被香港美食界视为最正气的醃菜──梅菜。香港石澳顺发园石鹤牌梅菜,係香港名牌,迄今已有五十二年历史(一九六八年创业),原在石澳鹤咀村用包芯大芥菜醃製,廿年前转到惠州种植和生产,香港只保留小部分生产。近年,找到湖南一处租下大片菜田。虽主要在内地生产,仍然维持香港蔬菜种植标準,不用违禁农藥,没加防腐剂及糖精。

  婆婆手拿一包梅菜,介绍说她家有两款:梅菜王(成棵连叶的大芥菜)和梅菜心,均属口味适中型。婆婆表示他们一直坚持古法製作,由一粒菜种,到成为梅菜,所有生产都是由园方直接管理,种菜只用生物杀虫剂,醃菜只用食用盐及糖,不加防腐剂。她的儿子专门在内地打理,确保品质过关。

  老人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口齿伶俐,面慈心善,还善解人意,急人之所急,四女无不感激连连。众人齐夸讚婆婆家的房子无敌靓景,看海、听涛、观浪、赏月,可谓城市人之梦中“别墅”。婆婆笑口盈盈,一股勤劳致富的满足感挂上眉梢。原来这房子是靠着一家人做梅菜、卖梅菜“挣”来的。

  婆婆是潮州人,十几岁就来香港,在“狮子山下”,奋鬥发展。一九七○年就考了车牌,是香港比较早期的女司机。因为知晓做醃菜的门道,以此为生几十年,生意越做越大,“石澳梅菜王”做出了品牌,在香港深受欢迎。除了来鹤咀海岸公园行山遊人,从婆婆家买了回去,在港岛、九龙和新界的街市商舖都有销售,更有从市区打电话预约,专程过来大批量买走的食客。

  石澳婆婆的梅菜为什麼好?婆婆说他们不用打虫藥。可是夏天种菜要打虫,而且菜裏水分重,是做不出好梅菜的。因此,石澳婆婆的梅菜每年只种一茬,中秋节前后种下,秋冬时分赶在湖南下雪前就要全部收割下来。从鲜菜到做成梅菜至少要三个月的人手製作,精工细作,终製成最正气之梅菜。

  听者频频点头,拿起一包“梅菜心”仔细看。婆婆可是何等机敏之人,马上说“我们做的梅菜可以放心食用,城裏人讲究健康,不喜欢大盐大甜,我们家梅菜的口味不重鹹也不嗜甜”。间中还教授几款做梅菜饭式之秘招,惜四人之粤语“不鹹不淡”,非常之“嘛嘛哋”,恐怕没能记住几条。

  天道酬勤,石澳婆婆一家靠做梅菜卖梅菜之双手,建起这处面朝大海的房子。光是填平海边建筑用地就装来了一百多车泥土。“打风的时候惊唔惊?”“惊!所以只建了一层。有神保护,也唔惊。”婆婆指指大堂裏供奉的佛位,朗声说道。

  天色已晚,不宜久留。善解人意的婆婆要帮约车一站到底,或让孙子开车送一程到公交站,四女连连致谢,庆幸还可以在婆婆家再小留片刻。可惜婆婆没有找到孙子,年轻人开车出去了,几位只好打起精神,夜行赶路去车站。好心的婆婆送到大门口,一再嘱咐“看清方向再上车,不要一站坐去了石澳(反向而行)”。院中暗香阵阵,石澳婆婆说她閒时礼佛敬神,自家种些鲜花也好侍佛。

  告别了老人,踏着月光,背着几袋梅菜,四女消逝在月夜裏。适逢每三十二个月一遇之“蓝月”,又是全城“闹鬼”之万圣节(Halloween),行走山野,喜遇勤劳善良的石澳梅菜婆婆,一切都是最好的相逢。如你去鹤咀,别忘了去梅菜婆婆家买一包手信背回去,让鹤咀的记忆更加有滋有味,唇齿留香,丰富难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