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缤纷华夏/鸭绿江畔见\霍无非

2020-11-12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鸭绿江大桥附近一景/作者供图

  霜降节气,秋叶寥落,鸭绿江宽阔的江面寒风劲吹,鸥鸟匿迹,浑黄的江水翻捲波涛,浩浩蕩蕩奔流入海。重来丹东,距上一次三十八年矣,借用毛泽东豪迈的词句,乃“弹指一挥间”,只是当年的小战士逐渐变“老”年了。

  鸭绿江水连接中朝两国,如果时间充裕,无须护照,凭个人身份证,花四百九十元,可在当地旅行社办理次日朝鲜新义州的半日遊,可惜逗留的时间不足,曾两次去过韩国的我,只好放弃,待将来有机会了却未到朝鲜半岛北半部之憾。

  走过花坛铺设彩旗飘扬的宽敞沿岸道,鸭绿江大桥近了。这裏相隔百米并排建有两座大桥,拱形钢樑的旧桥由日本殖民机构建成於一九一一年,不知从这儿运走多少明抢暗盗的中国物资。另一座拉索吊门形钢桥於一九四三年建成启用,一九五○年深秋,“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浴血奋战,我当兵的老部队亦在其中,鸭绿江大桥成为运送兵员物资的重要一环,不久即遭到多批次美机的狂轰滥炸,在缺少空军的保护下,老桥被炸毁,仅剩中方一侧四孔残桥倖存,被称为断桥。新桥也弹痕纍纍,在战火中继续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维修,如今还在使用,每周一到周五,中方的贸易车辆排着队从桥上缓缓驶往朝方,这天是周六,人去车无,桥上空蕩蕩静悄悄。

  登断桥参观,首先见到的是一组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大型雕塑《为了和平》,居前的是志愿军一号首长彭德怀,手持望远镜,坚毅的双眼盯着前方,似成竹在胸;身后一群扛枪的志愿军战士英气豪爽,阔步向前。站在这组雕塑前,不禁精神抖擞,心潮激昂,肃然起敬,朝鲜半岛迄今六十多年宝贵的停战时期,是志愿军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少还长眠在异国土地,后人不应忘记他们。桥中央,昔日的铁轨被便於行走的柏油路取代。钢樑上,悬挂着无数面五星红旗,在朔风中起劲飘舞,猎猎作响,似号角吹响。断桥尽头是波澜壮阔的江心,不能再走了,身旁是断裂、扭曲、满是弹孔的钢樑,朝方一侧几座无桥的桥墩露出水面,这些,无言地昭示那场战争的残酷,引无数遊人驻足观瞻拍照,以史为鉴。

  四下环顾,发现两岸景观的差别较大。乘船遊江,朝对岸挥手致意之际,这种感觉尤甚。丹东岸边少的是停船,多的是冲天林立的高楼,月亮岛上壮观的现代化建筑屹立江边,气势超凡。沿岸的宾馆、餐馆、商场,遊人往来不绝。江对岸则是公园、哨所、码头、工厂,泊着不少驳船和渔船,岸边拉着高高的隔离网,人影稀少,巨大的烟囱冒着淡烟,码头货场的各种机械忙着从船上卸沙装煤……江两边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创造财富,发展经济,但物化的直观显然不同。

  丹东人把江边的地块称“坝头”,我下榻的酒店就在“坝头”上。在二十几层高的酒店客房眺望对岸,发现许多三四层的楼房扎堆,形成了一个镇,丹东人说那是新义州的郊区。镇后面,一大片收了秋的莊稼地空蕩蕩的,再往远,是连绵起伏望不尽的山峦,二百多公里外,就是平壤,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听一位去过朝鲜的出租车司机说,那裏的民众精神面貌好,民风淳樸,生活得相当自信。入夜,江上的弦月照得江水波光粼粼,银白透彻,两岸生辉。清晨,大地还没完全甦醒,旭日迫不及待攀上山巅,霞光透过云隙,像万道金箔铺撒在鸭绿江畔,心也随之暖融融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