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遊大澳 念迹叔\朱昌文

2020-11-16 04:23: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群被困斗墙之内多月的朋友响应旅遊发展局推动的本地遊活动,日前结伴到大屿山宝莲禅寺和大澳作一天欢乐遊。大家置身大自然山光水色的美景中,恍若一群出笼的鸟儿般,吱喳欢叫,心情特别舒畅愉快。

  宝莲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是香港热门旅遊景点之一,我们都并非第一次遊览。它位於大屿山中部,介於弥勒山与凤凰山之间的昂平台地上,面向天坛大佛,俯视南中国海。寺内主要的建筑沿着中轴线,依次由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万佛殿,沿地势而上,加上两侧对称的鐘楼鼓楼、禅堂、斋堂与僧堂,形成了序列的院落空间。

  一九九三年底,在宝莲寺前木鱼峰上建成了一座高二十六米多的天坛大佛,佛像坐落於二百六十八级石阶上,由二百零七块铜片组成,佛身重二百五十公吨,耗资超过六千万港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户外青铜座佛,仅次於佛光大佛。天坛大佛的建成,既大大提升了宝莲禅寺在宗教领域的地位,也大大增强了旅遊吸引力。以往这裏都见川流不息的中外遊客,当中大部分是内地遊客。这次我们来遊,热闹景象不复见,只有为数不多的本港遊客。

  在宝莲禅寺遊览了一个上午,大家乘公共巴士前往大澳找饭店“祭五脏庙”。对我来说,昔日的大澳是一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原因,不仅是与家人或朋友到那裏旅遊,而且是工作的必须,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新晚报》当记者,每逢这裏有什麼重要的新闻发生,例如颱风侵袭后,大澳不少建在大涌两旁的棚屋被吹毁,造成人命伤亡,我就会偕同事乘小轮前去採访。

  今天我走马看花再遊这个渔民聚居的小岛,既觉熟悉又好像感到陌生。熟悉的是,建在水道两旁密密麻麻的高脚棚屋仍在,还有狭窄的街道两旁售卖虾膏、虾酱、鹹鱼、海味的老店舖,仍然散发着旧日市集的气息。感到陌生的是,原来载人往来水道两边的“横水渡”消失了,代之的是一座可以开合的蓝色铁桥,名为大涌桥。另外,岛上多了许多新建筑物,包括有居屋以及新海滨长廊。沿着长廊走去,可以看到原本是盐田的一大片红树林,面积有二十多公顷,种植了多个品种的红树林,生态资源丰富,在红树丛中,可看到小白鹭、招潮蟹、弹涂鱼等小动物。

  我一边看大澳的景物,一边不期然怀念已辞世的我的同事、著名摄影家陈迹先生,他与大澳的缘分很深,大澳可说是他的第二个家。上世纪六十年代,陈迹加入《新晚报》当摄影记者,他的摄影技术高明,而且能文能画,同事和朋友们都尊称他为“迹叔”。我很喜欢跟他一同去採访新闻,跟他学师。大澳是他常去“猎影”的地方,他与著名画家黄永玉是好朋友,二人经常到大澳摄影和写画。陈迹乐於教渔民影相和为他们排难解纷,因而结交不少朋友,感情深厚。有时,他为了拍摄大澳水乡黄昏美景,错过了渡轮最后班期,渔民便留他在棚屋内吃晚饭和留宿,视他亲如家人。

  我仍然清楚记得,在陈迹丧礼上,有一位头髮斑白的大澳女渔民,满怀感情地讲述陈迹与大澳渔民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她讲着讲着,我看到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悲泣不已,可见陈迹如何受到大澳渔民的欢迎与尊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