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我们如何与病毒共存\承 言

2020-11-25 04:24: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视剧《是,首相大人》反映英国政治体制\资料图片

  新冠病毒实在可怕,只是隔了一个周末,香港新增的个案就呈倍增趋势。港府也因此不断推出应对措施,在多个地方设立检疫设施。本想和家人也去检测一下,求得安心,但两天过去了,无论是去流动的检疫站还是拿採样瓶子的诊所,不是服务截止,就是大排长龙,最后笔者还是打了退堂鼓。

  过去两日裏,香港录得逾一百五十宗的确诊个案,绝大部分是本地个案。眼见疫情恶化的程度,以及特区政府的一些公共政策,笔者实在不得不一写再写疫情相关内容,藉此提醒大家要高度警惕。

  我们无法否认第四波疫情已经来了。过去三波疫情的经验告诉大家,只要稍不留神,对防疫掉以轻心,新冠病毒就会捲土重来。即是说,只要病毒传播链一天不切断,疫情随时都会再次大爆发。特区政府过去希望将确诊个案控制在低水平的防疫思路显然未能行之有效,现在香港只有走个案“清零”的防疫道路,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处理大型公共衞生事件,考验一个政府的管治能力。在笔者看来,特区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香港的公务员团队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官僚体制”,这裏的“官僚体制”并非贬义,而是一种政府运行的模式,一直以来,香港凭藉这一套管治模式,被认为是高效、专业且廉洁的。

  关於“官僚体制”,经典英剧《是,首相大人》(Yes, Prime Minister)值得一看。这部电视剧一播就是七年,通过讽刺的手法来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种种弊端。而某种程度上,香港的公务员团队的管治体制就是沿袭了英国人的套路。“官僚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按部就班,执行,执行,再执行。往往这样体制下的管治团队,较难提出具有改革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政策。本来,对於香港来说,应付一般的公共问题,这一套管治模式已经足够了。不过,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公共突发事件,“官僚体制”的弊端无疑被放大。“官僚体制”一层层汇报和落实的模式,还是抵挡不住新冠病毒迅速的变化,而涉及到影响社会正常运作的决策,管治团队不敢轻易下决定,这某种程度解释了香港在防疫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难免让人觉得拖拉的决策。

  整体来说,从这四波疫情我们可以看到,防疫措施时紧时鬆,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公共政策产生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和社会运作造成负面影响;而公共政策的推行并未準确预料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将导致政策目标不明。如今,我们是时候明白,抗疫政策目标应当是“清零”,不以“清零”为目标的政策最后可能就是无用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