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感恩之月\小 杳

2020-11-25 04:24: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疫情下,陪伴与聆听是心灵良方\资料图片

  十一月二十一日,小雪节气前夕,北京初雪,雪后帝都美不胜收,我们只能隔着手机荧幕流下羨慕的口水。香港此时也蛮好,气温二十六七度,阳光海风正好。还有正好的时辰,正好的遊船,正好的兄弟姐妹。就连前些天买的裙子,一直期待穿出来,因为面料有点厚,试了几次,在家裏刚走几步到穿衣镜前就热得满头大汗。心心念念,盼着天气转凉。这天早晨,下了一会儿小雨,中午即停,微微凉意刚刚好,裙子也刚刚好。一切的恰到好处,都像有预谋似地为心情量身定做。

  来港几年,时刻都在体会这个城市的温度。

  从自然气候来看,过去喜欢四季分明,寒暑冷热清清楚楚,各种体验丰富有趣。到了香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温和宜人不极端,四季如一,回到北京反倒不习惯了。

  从社会人文环境来看,香港是移民城市,人口结构和文化多元。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往往採用不同的政策来处理多元文化问题,研究身份政治的学者将这些政策归结成两类:一类是“熔炉”政策(Melting Pot),另一类是“沙拉碗”政策(Salad Bowl)或“文化马赛克”政策。顾名思义,前者是同化,后者是并存。香港更像后者,但似乎用来搅拌的沙拉酱不够多,缺少滷水拼盘那个“滷”,变成多元文化各自存在的大杂烩,你是咖啡我是菜心,你过你的,我过我的。这时所感受到的温度冷暖各异,更多是人心的温度。

  五六年来,越来越锺意香港温和的气候,越来越难受它日益极端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近年,去年“黑暴”,今年疫情,香港经受着一波又一波的天灾人祸缠磨,各种底色浮起,政治的高热,经济的寒意,治理的麻木冷漠,人心的波动焦灼,香港正经历社会层面的酷热凛寒,需要一个阵痛过程。

  好在还有一群朋友,无论世态炎凉,他们的情谊始终恒温恒暖。

  疫情期间哪都去不了,生日是朋友相聚的好理由,藉机把birthday搞成birthweek、birthmonth,让友情的温馨延得长一些,煲得再浓一些。女生聚会讲究腔调。Judy邀请到家裏品尝手工小点心,歪在梳化上,袅袅香薰中听她录製的梵歌……Chloe同我每年都要在这时段小聚。我们去了上环一家餐厅,厨师是女性,环境也充满女性化的优雅。可能就是因为追求精緻,一餐饭需三小时,适合女生或情侣过生日。有趣的是,只见服务生不停地满场送蛋糕蜡烛──果然前后左右都是过生日的。这家米芝莲一星餐厅中西合璧:装饰、氛围、菜品都是中西mix,服务生中西均有,食客也是中西一半一半。这才是香港得天独厚的地方,它就像精心调製的滷酱,将中西佳粹巧妙组合,美不可言。

  与兄长姐妹的大家庭式生日派对则浓汤厚味,热热乎乎。地点是精心考虑的,朋友是精心列出名单的,茶点菜肴是精心挑选的,流程是精心设计的。前菜预赏铜锣湾夜景,主菜遊览南中国海。近处欢声笑语浓酒淡茶,远处万家灯火快船浪花;身边兄长姐妹,耳畔海风流霞。团团温暖,缕缕馨香。良辰美景,亲情如家。

  有时候眷恋一个地方,不是因为城市本身,而是因为这裏有一群温润如亲的人,有让你感动的事物。

  我总觉得人的变老,是从对生活不再期待、不再感动开始。有了期待、有了感动,日子便充满了星星点点的小彩灯,等待一个一个去点燃,为每一个闪亮欢呼流泪,不管多大年纪,都可爱如少年。我一位阿姨的老母亲九十六岁了,看见七十多岁的女儿穿新衣服就生气:为什麼不给我买?然后天天给女儿打电话问衣服买了没有。我的八旬老妈,从网上给自己买衣服,还筹劃疫情过后到这儿到那儿旅行。我们都说好好好,买买买,去去去。

  每个人都有一堆期待、一堆有待表达的谢意,成了不能走开不能老去的缘由:

  不能老去,因为还有那麼多衣服没来得及穿;不能老去,因为还有自由泳没学会;不能走开,因为跟谁谁生气摔了电话,还得整理一下思路把吵嘴发挥更好一些;不能走开,因为打赌美国总统大选谁赢的那顿饭还没顾得上吃……对於我,期待如满天繁星、谢忱如满天繁星──

  香港还有好多事需要做,不甘心;有这麼多好朋友还没聚够,天没聊够;有人邀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着去;打了疫苗,还要体验最终效果如何;疫情未除,还要看看人类怎样把它打败……

  感恩节即将到来,不管它是哪国的节日,感恩终归是美好的情愫。在二○二○这个特殊年份,每一份正好的际遇和每一份温暖的陪伴,都值得特别感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