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西九文化区的使命\胡恩威

2020-11-26 04:24: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西九文化区过去缺乏“一国两制”下的文化视野。西九文化区应当以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推动香港的国民文化教育。它未来的方向应该集中加深香港社会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色及重点的认识,并非单一地宣扬所谓英美西方现代文化如何好、如何厉害,而是分析东西方文化交流互动下香港文化的创新定位。

  目前西九文化区的运作,仍是一个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架构,这与现时很多香港文化机构担当的角色重叠。过去香港的问题是文化艺术活动太多,但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和开发人才的平台太少。康文署在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方面已经十分成熟,那西九文化区为什麼还要重複呢?为什麼不可以更开放,让香港的文化艺术家和团体去发展多元的文化教育和开发平台呢?

  在我看来,西九文化区应该更具系统地开放空间,让香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家进驻,成为他们的创作平台,而不是变成一个单一高级文化消费场所。M+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应该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是强调中西文化的实验性和现代性,二是强调中国传统的基本认识以及创新。比如,书法、水墨、油画等艺术类型在展示香港文化实力上大有作为。再如,现时的戏曲中心似乎单纯出租场地,变成举行戏曲活动的一个地点,却缺少系统的戏曲研究和戏曲专家团队。

  西九文化区会否变成另外一个更大的PMQ、更大的兰桂坊呢?若投资四百多亿的文化区最后只落得一个低层次休閒遊客区,那是不是浪费呢?

  如果本地的文化机构和场地只停留在办活动的层次,缺乏深度和视野,那麼香港文化的肤浅化可能无可避免。

  近年内地的文化发展,洋溢着百花齐放的气氛。尤其在传统创新、实验性和设计美学、如何进行艺术教育的改革,都呈系统化趋势。香港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原因离不开过去二十年由外行人领导文化艺术发展。加上那些外行人以举办活动主导,甚少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西九文化区、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艺术节、九大艺团,以及所有中小艺团,应该建立合作夥伴关係,将西九文化区变成一个文化艺术的孵化器,为艺术家的创作和培训製造更多空间,也为他们进入大湾区和国际文化网络营造更好条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