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维港看云/治病靠疫苗,治理靠人心\郭一鸣

2020-12-11 04:23: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新冠病毒疫苗面世后,其运输及分配仍是挑战/资料图片

  转眼间二○二○年即将成为历史。绝大多数人在居家工作和正常上班之间来回转换,食肆在停止堂食和允许两位至八位入座之间转换,酒吧、美容院等行业在开业和停业之间转换,撑不下去的,只好关门。老友Q哥回内地公幹在深圳指定酒店隔离十四天,电话裏大呻“度日如年”,我说了一句“平安最重要”,他的怨气立即消了一大半。这年头过日子实在不容易,但有什麼比健康活着更重要呢。新冠病毒爆发迄今,全球六千九百多万人确诊,一百五十多万人死亡,光是美国死亡人数已近二十九万人,遇上这场世纪天灾,就像某部电影一句台词“千好万好,活着就好”,希望在明天嘛。

  新冠病毒疫苗终於问世,人类抗疫到了距离胜利只差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时刻。英国首相约翰逊一改抗疫初期叹慢板的做法,抢先一步购入美德合作研製的疫苗,一名九旬英国婆婆成了该款疫苗公开接种的全球第一人。疫苗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据报英国有人接种疫苗后产生副作用。较早前有报道指巴西大批购买及使用中国疫苗,但详情未知。毕竟以往疫苗从研发到投入使用需要十年,这一次超常规缩短至十个月,总会有一点风险。

  现在最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是,全球如何分配疫苗?像辉瑞等跨国大藥企都有一套订购标準程序,但要满足全球几十亿人口的需求,肯定是供不应求。除此之外,疫苗运输必须在零下七十度条件下才能确保安全,这对全世界物流企业是一项空前的挑战。至於贫穷国家及地区数以亿计的人口,他们接种疫苗的费用由谁来付?这些问题都亟需各国通力合作寻求解决办法,可是像联合国、世衞组织、G20等这些国际组织或国际平台,近年惨遭特朗普的美国粗暴践踏,几近瘫痪,战后国际秩序陷入空前失序,各国眼睁睁看着特朗普一意孤行为所欲为却束手无策。因此,人类何时能够战胜这场世纪疫情,重拾正常的生活,不仅有赖於疫苗研发成功,更取决於各国特别是大国领袖能否充分认识到在疫情面前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能否放下政治分歧合作抗疫。虽然特朗普仍未肯公开认输,但媒体披露他也不得不盘算下月二十日如何离开白宫,拜登的美国是否会重返国际社会?是否愿意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合作抗疫?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说回香港,专家估计市民普遍接种疫苗要到明年的中期甚至年底,就是大约在冬季,换言之我们除了要过安静圣诞节,要安坐家中迎接新年,很可能春节不能去给老人家和亲友拜年,甚至要继续保持今年这种抗疫生活状况直至明年底,市民当然要问特区政府,为何我们不能早一点买到疫苗?过去一年艰难抗疫的经历,暴露两个大问题,一是特首和整个管治团队在决策上不够果断,顾忌太多,说白了就是政治顾忌太多政治包袱太重。事实上疫情爆发初期,特区政府的反应尚算及时,如果敢於决策,可能就不会出现第三波第四波。存在决定意识,经过几个来回折腾,广大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抗疫决策能力信心严重不足,特首和官员对市民心声聆听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二是有些人政治凌驾抗疫,拒绝参与内地支援香港的社区自愿检测计劃,更有人无视限聚令搞非法集会,连曾经连续工作七十多天的张竹君医生这样尽心尽责、善良温和的专业人士,也遭到毫无人性的冷血辱骂,只因张医生是特区政府的官员。防治新冠病毒的疫苗已经出现,但要医治这个中了政治病毒的社会,根本没有疫苗,只能靠人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