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耄耋长者的拳拳爱心\少 峰

2020-12-18 04: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达德学院香港校友捐赠的香港史书籍\作者供图

  近日香港四百五十五间中学的图书馆陆续收到捐赠的香港史书籍──刘智鹏、刘蜀永编著的《香港史──从远古到九七》。书上盖有印章,说明是达德学院香港校友赠阅。

  达德学院是一间什麼学校,可能许多市民并不清楚。这是一九四六年十月至一九四九年二月中共和民主人士在香港屯门新墟,借用蔡廷锴将军别墅开办的一间大学。它虽然只存在两年多时间,却是在中国教育史和香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学。达德学院名师荟萃,香港教育当局曾说:“儘管该校教职员几乎都是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但他们的质素明显比本地其他教育机构的为高。”此外,达德学院实行民主办学的方针,创设了“董教学联席会议”、“院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将教授和学生纳入行政管理的决策团队中去。这种办学体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达德学院被港英当局关闭时,正值新中国政权筹建,师生大多回到内地。他们在新中国建立和国家改革开放时期,作出过重要贡献。

  此次参与赠书活动的达德学院香港校友有郑康明、朱雪莹、黎敬庭(黎钜贵)、郭宏隆、田家庚、黄燕芳和陈佩瑶。他们最年轻的八十九岁,最年长的已经九十六岁。这些老人家都曾在内地工作,在不同时期移居香港,对香港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并非富翁,却热心地捐出十多万港元,购买近千本香港史书籍,分赠每间中学两本。

  笔者电话採访了朱雪莹、黎敬庭夫妇,请他们谈谈发起赠书活动的缘由。两位老人家说,他们是华侨。一九四七年黎敬庭由老挝到达德读书,一九四八年朱雪莹由越南到达德读书。海外侨胞祖祖辈辈都有家国情怀,常向家乡捐资办学。这是一种传统。去年的“修例风波”使香港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年轻人捲入其中,他们深感痛心。他们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香港回归以后历史教育不到位,一些年轻人缺乏国家认同,不能全面理解“一国两制”。需要让他们了解香港是怎麼来的,香港人是怎麼来的。两位刘教授编写的香港史著作公允平实,有理有据,有助於回答上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倡议购买其著作分赠香港各中学。其他几位达德校友和他们想法一致,一拍即合。两位老人家最后说:“我们几位校友的能力有限,这只是表达我们关心香港教育,关心香港年轻一代的心意而已。”

  达德学院香港校友的赠书活动使两位刘教授深受感动。他们在这批书籍付印前,又进行一次认真的补充修订,同时又联络香港历史研究基金会承担寄书费用。他们表示,达德学院前辈关心历史教育的善举,是对历史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