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沙头角的一抹天然\厉 放

2020-12-25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香港新界北区和深圳市盐田区之边界上,有个横跨两地的地方,叫“沙头角”。相传沙头角得名於一位清朝大臣,当时他巡视沙头角一带时,面对大鹏湾优美风光,便题诗两句:“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是故得名。深圳的沙头角地域曾经出土新石器文物,但香港的沙头角地区则没有相关发现。

  从前这裏是人烟兴盛的村落,已有喧闹的墟市。自一八九八年新界正式租借与英国之时,沙头角南面劃为英租界,及后以沙头角河分界,劃分为香港边境禁区,当中河尾一段成为中英街。非沙头角村落之村民不能轻易进入沙头角,从此村民往来不便,沙头角往昔之盛势再不复还。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乡郊生活式微,沙头角人口数十年来一直下降,常居人口变得愈来愈少。一九八○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到深圳,第一次到了与香港最近的地方──沙头角中英街。

  那年站在中英街上,望向街之尽头,跨过一步,就是香港。我把目光投向港英士兵的身后,极力张望,除了闪烁的霓虹灯,就什麼也看不见了,不免有些失望,但却印证了我从电影中看到的香港──那裏到处灯红酒绿。这是我对香港第一次最直接的目睹,沙头角中英街尽头的霓虹灯。

  二○二○年秋,我来到香港之最北端──鹿颈。到底有多北,隔海对望,就是深圳沙头角和盐田港。据说这裏陆地是香港管辖範围,海面已是内地的地方,遊人双脚一踏进水裏已是跨了境。

  没错,这裏曾属於香港沙头角边境禁区。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后,要求解封香港边境禁区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沙头角是解封之重点,好让生态旅遊等项目得以发展。香港政府於二○○六年九月七日表示将会大幅度地缩减香港边境禁区範围,但是基於保安理由,沙头角中英街不拟开放。随着时间的演进,历史终於翻开新的一页。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香港时间凌晨零时,香港政府开放沙头角墟口前之香港禁区範围给香港市民自由进出。

  鹿颈起步,一直到面向沙头角海的谷埔村边界,站在此岸望去,对面高楼林立,盐田港吊车遍布,与天比齐,货柜巨轮,游曳海面,它已是深圳第一批内地与香港合营及国企民企合作的码头之一。我想像当年的自己,此刻从彼岸遥望香港,带着无限的好奇,怀着无比的憧憬,越过并不宽广的水面,看到的是什麼?

  不是当年我眼中的灯红酒绿,而是一片自然生态。这裏是香港最大的淡水沼泽,有大量溪流、水潭、鱼塘,四周有风水林环绕,是理想的蜻蜓和昆虫居住地,该处有超过五十种蜻蜓,还有六十四种蝴蝶。沙头角鹿颈沿岸一带,保留大量浅滩,有鹹淡水湿地及与蜿蜒海岸线并行衍生的红树林,海面雀鸟飞翔觅食,林地虾蟹嬉戏。

  青山绿水间,有零零星星客家村落,村口的柚子树挂满果子,村内有张氏宗祠、古屋及老井,海边更设小码头。山海之间的平坦之处是大片苇田,蝉啼蛙鸣。偶尔更可邂逅多隻黄牛,成群悠閒逛海滩,村狗四处巡遊,走地鸡自食其力,古樸自然。沿着海岸石径前行,可见“水浸咀排”,乃连岛之小沙洲。不用讲,村中孩童只等潮退,衝上小洲,佔岛为王。

  谷埔村口有一所已废置的校舍,原为约八十年历史的启才学校。这座颇具欧陆风格的建筑,其设计参照广州黄埔军校总理大楼,现为三级历史古蹟。地下左侧是协天宫,内有上课铃“铁板”,墙上木质横额更刻有校舍捐款者名字。学校地下有两间教室,当年曾有近百名学生在此就读。

  禁区开放,使沙头角的六条乡村获得解放,村民们早已洞悉所带来之商机,陆续兴建旅遊景点,展示特色物产。谷埔松记的杨老闆说,他家做的醋鸭,味道独一无二。饭点时间人山人海,一座难求。正值午餐高峰,他家的野生海鲜已全部卖光,连打包半边醋鸭都没啦。老闆连连说,下次要早点来哦,或者先来番电话,为你留备。

  你看,香港就是这麼独特,即是国际级的繁忙都市,但是出走半小时,便可到达青山绿水之地,让人回归自然,体味乡土民情。如今的深圳,已是当年我遥望中的香港印象,高楼林立,灯红酒绿。是否人们也渴望一片绿地?

  如果穿越回到当年,我恐怕会为看到的“田园”香港感到惊讶,甚至失望,但是今天,我不会。城市的灯红酒绿令人亢奋,而闹市中的一片绿地,拔腿可至的郊野公园,雀鸟天堂的山野,虾蟹嬉戏的湿地,同样甚至更让我讚叹。庆幸在一睹沙头角霓虹灯之三十六年后,又睹沙头角之绿水青山,在它迈进繁华都市之途中,依然保留一抹天然。

  其实,香港有许多徒步径,郊野绿地,湿地公园,在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人口密度极高的都市,为什麼要保留这些“无用”之地?答案只有一个:“留得枯荷听雨声”,香港之魅力又一例证,这正是我眼中之香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