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光宇创作的《民间情歌》系列作品之一。\作者供图
当我见到张光宇回顾展“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十二燃”新闻稿中的摄影作品《四十八连拍》时,第一时间想到美国普普艺术代言人安迪华荷(Andy Warhol)在一九六○年代创作的那些为人熟知的自拍影像。熟悉欧美当代艺术史的人常将这位特立独行的美国艺术家视作“自拍鼻祖”,殊不知,时间退回三十多年前的一九三○年代,来自遥远东方国家的画家张光宇,已在把玩“自拍”并乐在其中。
与安迪华荷那些深沉严肃、像是在故弄玄虚的自拍影像不同,张光宇这些自拍作品都是好玩搞笑的模样,与他的绘画风格颇为相近。出生在一九○○年的张光宇,是全能型艺术家,用现在时兴的讲法,可说是民国年代的“斜槓青年”,是插画家,是摄影师,还会设计傢具。而要说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恐怕是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师。
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四年间,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大闹天宫》,曾是数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其中的动画形象,像是糊涂的玉帝、狡猾的太白金星、机灵的孙悟空以及天真的哪咤等等,都出自张光宇的手笔。的确,《大闹天宫》是张光宇的代表作,却不是让他在中国当代美术史成名的唯一作品,他的另一部漫画作品《民间情歌》,同样让人观后难忘。
张光宇曾被艺术家廖冰兄誉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筚路蓝缕者”,尽一己之力为中国当代美术和设计的发展探索创新。他初入艺术世界,以京剧布景创作人的身份。十四岁已在上海京剧院后台写生的他,从那些百变脸谱中学到如何拿捏角色生动的表情,并如何善用线条和色彩。
穿行在市井的童年生活,令张光宇的创作从来不曾走离“民间”。他看重艺术的至情至性,看重艺术的“拙”,尤其喜欢情歌中素樸热烈的意味。《民间情歌》系列插画,以画配诗,画面简洁敞亮,不施粉黛,寥寥数笔却意趣尽显。画旁文字更是生动,活泼泼从泥土中长出来,不含蓄也不扭捏,表意之直白、用情之淋漓,按照此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的话说,可谓“光彩照人”。
当画家夏加尔从犹太民俗中汲取养分,当毕加索关注非洲原始艺术,中国画家张光宇的这一组《民间情歌》,让惯常认为东方文化含蓄内敛的我们,得以领略另一重更光亮更热烈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