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善冶若水/内行看门道\胡恩威

2021-01-10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所观察到,香港文化艺术发展的特色之一是,举办大量活动但缺乏多元文化政策的长远规劃。无论是民政局辖下的各类委员会还是艺术发展局,多以批款支持活动为主要目标。如今,西九文化区似乎也形成了一个类似康文署举办活动的格局。在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以至专业文化艺术发展方面,香港可谓缺乏系统的政策。

  大多数时候,香港的文化政策目标就为了数字,例如香港书展经常强调入场人次。然而在多元文化艺术方面,基本上没有特定的方向和模式。久而久之,香港也习惯了这种“人多就一定是好”的市场效应。但是文化艺术并非经济问题,而是关乎软实力。增强软实力,离不开具备多元的文化和人才。可惜的是香港文化艺术发展一直以来没有所谓软实力团队结构,除了缺乏长远视野,原因还在於并不是由专家主导。在拨款问题上,一些委员会都由外行人主导。这样的安排表面上是希望由一些没有利益衝突的人士来分配,看似比较公平,实则最后难免“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但这样能否为文化艺术创造一个长期繁荣多元的局面呢?在我看来不太可能,因为申请拨款“人人有份”,好像变成所谓创造更多不同艺术的观众,但其实连稳固基本观众群也变得困难。

  近二十多年,香港艺术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内地近年大力推动书法的基础教育,在中小学设定课程有系统地推广书法。在香港,书法教育基本上是没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这样港人何以增强中国文化意识呢?若学生始终对祖国文化有疏离感,就难以达到身份认同。这也许是香港文化艺术失败之处。虽然政府每年投入许多资源,举办形形色色的文化艺术活动,香港整体水平却不见与日俱增。奇怪的是回归以来,有些港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似乎更少,更有甚者还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嫌恶现象。归根究柢,香港这些文化委员会是否应该改为专家指导呢?在政策层次上由各种类型的专家去研究制定,思考一些具体可行的文化艺术政策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