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上前线写生\李 梦

2021-01-28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董希文油画作品《抗美援朝》。\作者供图

  近来追看热播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回想七十年前中国志愿军战士为抗击敌人、守护国土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常常潸然泪目。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传唱尤新,彼时随作战部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画家们亦以画笔记录战场上的血与火,记录硝烟与呐喊,予人启迪,引人省思。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不少画家即响应号召,奔赴前线。有些入伍参军,有些则加入战地记者团。这些创作者在朝鲜战争前线的创作动辄数月之久,以近距离的动情观察,以版画、插画和水彩等不同媒介的作品反映战场景况,记录战士勇毅精神。彼时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伍必端,即是入朝画家之一。

  从一九五○年十二月到一九五一年三月,首位前往作战前线的中国画家伍必端在战场创作了大量写生作品,涵括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大部分场景,包括战士抗敌、物资运输、捕获战俘、战友感情等等,不单鼓舞了当时志愿军战士的士气,也是彼时战争场景的难得记录。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作品是一九五一年的速写《枪在这儿》。画幅不大,用色用笔均简,却极传神。画中前景处,右侧的志愿军战士举枪警示左侧的美军士兵,被俘的美国人双手高举过头顶作投降状,一副垂头丧气模样与旁边坚毅无畏的志愿军士兵形成鲜明反差。类似的美军形象,在当时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大批漫画和宣传画中,均有生动呈示。而前线创作者之所以偏爱漫画和速写等类型的作品,一则因为这类作品创作需时短,符合战地需求,另外也在於画中敌我双方的鲜明对照以及情绪色彩浓重的表达方式,鼓舞与动员的效果更好。

  前线艺术创作者与士兵一同出生入死,身在后方的艺术家亦不遗余力支援。他们或将亲历战争的志愿军战士邀请至画室,为其创作肖像,或将充满人情味的画作如《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等寄去前线,为作战的同胞打气。曾凭藉大型油画作品《开国大典》闻名画坛的知名画家董希文,亦频繁以朝鲜战争入题创作,其中让人尤其难忘的是那幅长近四米、阔逾两米的大型油画《抗美援朝》。

  初见董希文此作,让人立刻想及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一七九八至一八六三)描摹法国大革命的经典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出现在德拉克洛瓦画作中心的是引领兵士衝锋的自由女神,而董希文同样将一位背负婴孩的朝鲜族女子当作画面主角。志愿军战士随白衣女子的指向远望前方,象征期盼与希冀,凸显昂扬向上的力量。

  战场虽酷烈,母性与爱仍动人闪光。不论中西画家,在描摹战争血火的同时,从来不曾忘记书写爱。

点击排行